[发明专利]法罗培南钠的一步合成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888.4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平;王法平;王伟强;梁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9/893 | 分类号: | C07D499/893;C07D499/16;B01J3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25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罗培南钠 一步 成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法罗培南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法罗培南钠{5R-(3R,6R)-6-(1-羟基乙基)-7-氧-(四氢-2-呋喃基)-4硫-1-氮杂双环[3.2.0]庚-2-烯-2-羧酸钠},结构式如下所示:
法罗培南钠是青霉烯类β-内酰胺,由日本Suntory公司研制开发,它与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似,具有广谱抗菌、强活性抗菌、对β-内酰胺酶稳定,它既可口服又可供注射,高效抑制广泛的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厌氧菌,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厌氧菌β-内酰胺,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的肯定。
专利申请US49978929、US5820889、JP92041489和EP410727公开的法罗培南制备方法,它们以4-AA[化学名:(3R,4R,1’R)-4-乙酰氧基-3-(1-叔丁基二甲硅基氧乙基)-2-氮杂环丁酮]为原料,分别经6~9步反应合成法罗培南钠。上述制备方法的工艺较长,所得中间体均需提纯,造成收率较低、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专利申请CN1733772A公开了“一锅法”工艺,也是用4-AA为原料,首先与R-四氢呋喃-2-硫代甲酸发生缩合反应,所得缩合物不经纯化直接与丙烯氧基草酰氯发生缩合反应,然后直接溶于适当的溶剂,在分子内发生Witting反应得到环合物,环合物经脱保护后,在2-乙基己酸钠中反应得到法罗培南钠。该专利申请的最后一步制备所得样品仍然需要经过粗品、重结晶,并且使用的催化剂用量很大,成本高,使用的溶剂为低沸易爆溶剂,对于安全生产不利,另外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在重金属残留项控制较难,如其专利申请中实施例5所述,未见去除钯的操作,而该项指标为法罗培南钠的关键质量指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法罗培南钠的一步合成法,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收率高,以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法罗培南钠的一步合成法,其方法如下:采用有机溶剂和水的两相混合体系,以醋酸钯、碳酸氢钠、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有机磷和去硅物为试剂,在0~50℃下进行反应,反应2-36h,所得的水层经洗涤、脱色和浓缩后加入丙酮结晶得到法罗培南钠成品;上述去硅物选用(5R,6S)-6-[(R)-1-羟乙基]-2-[(R)-2-四氢呋喃基]青霉烯-3-羧酸烯丙酯。
两相混合体系中水的用量没有特殊要求,以溶解法罗培南钠产品为基本要求(当然少一些也行,法罗培南钠产品的收率相对低一些);有机溶剂的用量也没有特殊要求,主要用于溶解醋酸钯和去硅物,根据反应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本发明采用了有机溶剂、水溶液两相反应体系和醋酸钯试剂,利用了有机溶剂溶解反应底物(去硅物)和催化剂(醋酸钯)的特性,避免了醋酸钯不溶于体系导致的催化效率低、使用量大、使用前需要碾磨(碾磨醋酸钯不但操作复杂而且容易分解)等情况,使催化效率大大增加,催化剂用量减少,反应速度加快。
本发明利用水相对产物法罗培南钠和碳酸氢钠易溶,有机溶剂相对去硅物及其他杂质易溶的特性,在脱烯丙基保护的同时完成了成盐反应,并且很方便地使产物(溶于水中)跟去硅物、醋酸钯及其他杂质(溶于有机溶剂中)有效分离。尤其是钯的去除,因药品中对重金属限度要求很高,采用本发明可以非常简便地完成该重金属的去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有机溶剂为烷烃、醚类、酯类、卤代烃类或芳烃,如环己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醋酸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磷为亚磷酸三烷基酯或三苯基磷,亚磷酸三烷基酯优选为亚磷酸三乙酯或亚磷酸三甲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反应温度优选为30~40℃,在该工艺条件下,反应速度快并且杂质生成较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醋酸钯用量为去硅物重量的1%~10%,优选为1%~3%,本发明醋酸钯的用量大幅度减少,有效降低成本以及钯的残留。
本发明所得产品的检测方法如下:
1)HPLC检测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V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醋酸调节pH=6.0)-乙腈(90∶10)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线形梯度洗脱,流速每分钟1.5ml,检测波长222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D 杂环化合物
C07D499-00 杂环化合物,含有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环系,即含有下式环系的化合物 ,例如,青霉素,青霉烯;这类环系进一步稠合,例如与含氧、含氮或含硫杂环2,3-稠合
C07D499-04 .制备
C07D499-21 .有氮原子直接连在位置6和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
C07D499-86 .只有1个除氮原子外的原子直接连在位置6,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
C07D499-87 .在位置3未取代或在位置3连有除仅两个甲基外的取代基,并有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或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的化合物
C07D499-88 .在位置2和3之间有双键并有3个键连杂原子至多1个键连卤素的碳原子,例如酯基和氰基,直接连在位置2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