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硅太阳电池表面附着硅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932.1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皮孝东;杨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B82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电池 表面 附着 纳米 颗粒 薄膜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硅太阳电池表面附着硅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真空产生的气压差使硅纳米颗粒通过一喷射孔喷射形成硅纳米颗粒束,硅纳米颗粒束扫描并附着在硅太阳电池表面形成均匀的硅纳米颗粒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孔孔径为0.5~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太阳电池表面为栅状金属电极和减反射膜,硅纳米颗粒束扫描硅太阳电池表面时,通过移动硅太阳电池使硅纳米颗粒束均匀扫描硅太阳电池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纳米颗粒薄膜的厚度为2-10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为1-10纳米,硅纳米颗粒尺寸分布的标准偏差小于平均尺寸的2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太阳电池表面与喷射孔的距离为1~5cm。
7.一种在硅太阳电池表面附着硅纳米颗粒薄膜的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或制备硅纳米颗粒的原料腔及用于放置硅太阳电池的成膜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腔带有与成膜腔相通的喷射孔,成膜腔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系统的真空管路,成膜腔内设有用于承载硅太阳电池的可三维移动的样品台,硅纳米颗粒从原料腔的喷射孔以硅纳米颗粒束形式进入成膜腔后,样品台带动硅太阳电池移动,使硅纳米颗粒束扫描并附着在硅太阳电池表面形成均匀的硅纳米颗粒薄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腔为带有进气管路的管状腔体,其外围设有高频电磁场发射装置,使进入原料腔内的原料气体受激发生成硅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