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共晶焊的硅片背面金属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709.9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余之江;马洁荪;傅劲松;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余之江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16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共晶焊 硅片 背面 金属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是一种用于共晶焊的硅片背面金属化工艺,属半导体工艺技术领域。工艺使用了锡(Sn)、铜(Cu)或锡(Sn)、锑(Sb)的合金,合金采用特定的蒸发工艺,完全达到常规金系合金的技术性能,且工艺性能有所突破,更适应市场化,能满足小到0.30毫米×0.30毫米尺寸的管芯封装。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571131公布了一种表层为单质层锡(Sn)的三层共晶焊背金工艺,由于表层锡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变黑,压焊不牢固,且划片时背金层边缘不齐整,实际使用受到限制。
中国专利CN1466172公布了蒸镀砷金的背金工艺,砷金层约厚2微米,且金的含量在80%以上,金(Au)用量大,存在单片加工成本高的缺点。
目前,共晶焊硅片背面金属化主流工艺技术有两类:一类是由金和金/砷合金两层构成,见中国专利CN1466172;第二类由多层金属组成,底层是钒(V)、钛(Ti)或铬(Cr),第二层是镍(Ni),表面由金(Au)系合金组成。常规工艺采用蒸发,各金属层蒸发速率一般为10~20埃/秒。这两类技术都要用到金,且金是其中主要组分,因此共晶焊硅片背面金属化的成本很高,工艺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工艺,该工艺不使用金(Au),且组分简单,既有效降低了现有硅片共晶焊背金成本,又能满足小管芯封装要求。
本发明特征工艺表述:背金层由三层组成,首层是厚钛,第二层是厚的镍,表层是厚的锡/铜或锡/锑合金,锡、铜合金中锡含量(60±5)%,铜含量为(40±5)%;锡、锑合金中锡含量(90±5)%,锑含量为(10±5)%。表层合金层采用35~45埃/秒的蒸发工艺。
本发明工艺特点在于使用不含金(Au)的合金材料,且采取特定的蒸发工艺后适用于小管芯的共晶封装。
附图说明
硅片背面金属结构示意图:表面层④(最上层)为锡/铜或锡/锑合金层。
中间层③为镍金属层。
底层②(与硅片背面接触)为钛金属层。
基片①为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加工工艺步骤依次为:
1.锡/铜或锡/锑合金材料备料。
2.硅片背面减薄,减薄后要求毛躁度
3.清洗。
4.清洗后一小时内硅片进蒸发炉蒸发。
5.蒸发。顺序为:厚的锡/铜或锡/锑合金。第一、二层蒸发速率为10~20埃/秒,第三层蒸发速率为35~45埃/秒。
6.硅片出炉后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余之江,未经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余之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