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中温铝钎焊丝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792.X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28 | 分类号: | B23K35/2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00浙江省嵊州市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中温铝 钎焊 | ||
一、技术领域
一种含Sr、Ag、Si、Li的Zn-Al钎焊丝,配合市售CsF-AlF3钎剂或KF-AlF3钎剂,用于铝-铝或铝-铜的(钎)焊接,属于金属材料类的焊接材料。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五金行业、家电行业、制冷行业,由于铜的使用量巨大,电解铜价格的上扬,使得家电行业电冰箱、空调器行业零部件、整机制造厂商“以铝代铜”的需求随着、家电行业“产能过剩”的加剧和“产品价格战”的不断升级,越来越迫切;而在中小变压器行业,“以铝代铜”也已经付诸实施。此外,在汽车行业,采用含镁的高强铝合金,制造全铝结构零部件,以替代铜质结构,也是全世界制造业内的“热点”之一,但是,含镁的高强铝合金的焊接难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研发新的焊接材料去解决。
由于铝的热交换效果与铜非常接近,铝材强度等加工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所以铝替代铜已经成为了可能,铝在空调管中的使用首先在空调内外机的连接管上实现,铜-铝-铜复合结构空调器连接管,在国内空调器行业中第一次实现制冷管路系统零部件的铝代铜。铜铝组合式空调器连机管铝管部分表面经过防腐处理后,既达到了铜制空调连机管的质量,又提高了抗弯性、减轻了产品重量、并大幅度的降低了产品价格。
近年来,在国内外汽车空调、汽车散热器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高强度铝合金焊接的困难和需求,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与企业家的重视。汽车空调系统运行条件远比家用空调恶劣,在汽车空调中,高效紧凑的换热器(平行流式,层叠式)的采用;汽车空调系统中从压缩机、换热器、阀体到管路基本上全部采用铝材,这就要求铝合金强度足够高,重量亦轻,耐腐蚀性能好,因此,为满足上述要求而研发、采用的新型铝合金的焊接问题,同时也成了制约新型铝合金材料、新型铝合金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项发明的目的,就是试图从采用新型焊接材料的角度,寻找解决上述焊接“关键技术”的途径。
虽然近几年,韩国、美国、德国相继研发出了“铜-铝、铝-铝钎焊用药芯焊丝”并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并未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其中的原因,一方面除了价格昂贵之外,主要是技术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缺点是1)钎料熔点偏低(一般只有380℃~420℃);2)润湿性、渗透性较差。
针对上述不足,研究发现,在Zn-Al合金中,加入微量的Ag、Si、Li既可以显著提高Zn-Al合金的熔点、又可以显著改善Zn-Al合金的在高强度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渗透性。此外还可以提高Zn-Al合金钎(焊)缝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钎焊铜-铝合金时,在铜-铝合金上的润湿性、渗透性较以Zn-Al合金为主要成分的药芯焊丝有显著的改善。因此,本项发明的实现,既可以适用于铝-铝结构件的焊接,又可以用于铜-铝结构的焊接,从而满足我国家电行业、制冷行业以及其它相关行业新产品、新结构对焊接技术的需要。
三、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钎焊合金的熔点在480℃-500℃左右、在高强度铝合金表面以及在铜-铝合金上润湿性、渗透性优良、钎(焊)缝的力学性能良好,既可以适用于铝-铝结构件的焊接,又可以用于铜-铝结构的焊接的新型中温(500℃左右)铝钎焊料。
为此,本项发明的一种含Sr、Ag、Si、Li的Zn-Al钎焊丝,属于金属材料类的焊接材料。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是:0.001%~1.5%的Sr,0.001%~6.5%的Ag,0.01%~7.0%的Si,0.001%~0.1%的Li,35.0%~95.0%的Zn,余量为Al的新型中温铝钎焊丝,即满足了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新型中温铝钎焊丝”,采用市售的锌锭、铝锭、银锭、金属Li、工业硅、铝锶合金,采用常规冶炼方式,按设计成分配比,冶炼时加入经优化筛选确定的“覆盖剂”或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进行冶炼、浇铸,可得到棒材。通过挤压、拉拔,即得到丝材,也可加入钎焊剂,制成“药芯焊丝”。本发明产品的熔点在480℃-500℃左右,可配合市售CsF-AlF3钎剂或KF-AlF3钎剂,用于铝-铝结构件以及铜-铝结构件的(钎)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