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基光催化滤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9468.X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洋;朱利中;杨坤;陈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06 | 分类号: | B01D39/06;B01D39/20;B01J35/06;B01J37/02;B01J21/06;B01D53/86;A61L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光催化 滤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基光催化滤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利用紫外光照射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半导体材料,使其表面产生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光生空穴及其被俘获后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都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技术的特点是能有效利用光能、易操作、无二次污染,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从形态上来讲,光催化剂可分为粉末型和负载型两种,前者具有相对高的催化活性,但在空气净化过程中细小的粉末很容易团聚,影响其催化效果,且粉末状催化剂只适用于流化床式净化器,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对而言,负载型催化剂适用范围更广。然而一旦被固定,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和光利用率会有所降低,导致其催化活性不高。在吸附剂上负载光催化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吸附能力;而选择同样有吸附作用的玻璃纤维作为载体,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载体对光的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光利用率。中国专利ZL200610048742.7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负载光催化的制备方法,采用玻璃纤维丝作为载体,以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通过浸渍、高温煅烧得到负载型催化剂,该方法操作复杂,成本偏高,不利于实际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基光催化滤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简便易行、负载的催化剂不易脱落、光催化活性高。
玻璃纤维基光催化滤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玻璃纤维束施加外力,加工成玻璃纤维网,在玻璃纤维网表面涂覆胶黏剂,胶黏剂与玻璃纤维网的重量比为1∶2~50;
2)将重量比为1∶10~40的光催化剂与有机溶剂混合,超声分散10~45min;
3)将步骤2)的混合液以喷溅的方式负载到步骤1)的涂覆有胶黏剂的玻璃纤维网表面,光催化剂与玻璃纤维网的重量比为0.01~1.5∶1,干燥,得到玻璃纤维基光催化滤网。
所述的胶黏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或聚乙酸乙烯酯,其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光催化剂是二氧化钛、掺杂型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或复合型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有机溶剂为醇类、酮类或酯类;醇类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环己醇或乙二醇,酮类为丙酮或环己酮,酯类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或乙酸正丙酯。干燥为自然晾干或40~100℃烘干。
本发明是针对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特点,在胶黏剂的作用下,以玻璃纤维网作为载体,通过喷溅方式负载光催化剂制得有光催化活性的滤网。本发明直接制备成型光催化滤网组件,具有风阻小、透光性好等特点,制备过程不需要高温煅烧、简便易行,负载的催化剂不易脱落、光催化活性高,并可任意剪裁,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有机气体净化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为实例1所制备的玻璃纤维基网格式光催化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2g玻璃纤维束,对其施加外力,使成薄网状,成型后其表面积为450cm2,在其表面均匀涂覆10mL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将2g二氧化钛加入20mL乙醇中,超声振荡30min使其均匀分散;以喷溅的方式将催化剂负载到尚未干透的玻璃纤维网表面,自然晾干即得。
实施例2:
取2g玻璃纤维束,对其施加外力,使成薄网状,成型后其表面积为450cm2,在其表面均匀涂覆10mL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将2g掺Pt二氧化钛基催化剂加入20mL甲醇中,超声振荡30min使其均匀分散;以喷溅的方式将催化剂负载到尚未干透的玻璃纤维网表面,自然晾干即得。
实施例3:
取2g玻璃纤维束,对其施加外力,使成薄网状,成型后其表面积为450cm2,在其表面均匀涂覆10mL浓度为1%的聚乙烯醇溶液;将2g二氧化钛/活性炭复合催化剂加入20mL异丙醇中,超声振荡30min使其均匀分散;以喷溅的方式将催化剂负载到尚未干透的玻璃纤维网表面,自然晾干即得。
实施例4:
取2g玻璃纤维束,对其施加外力,使成薄网状,成型后其表面积为450cm2,在其表面均匀涂覆10mL浓度为10%的聚乙烯醇溶液;将2g二氧化钛加入20mL丁醇中,超声振荡30min使其均匀分散;以喷溅的方式将催化剂负载到尚未干透的玻璃纤维网表面,自然晾干即得。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