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球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9481.5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童年;杨新长;郭春伟;徐美贞;罗志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C11D1/28;C11D1/22;C11D1/12;C11D1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1215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球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球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制造方法。该产品可用 于民用、工业用清洗剂,建材发泡剂等产品中。
背景技术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了以一定浓度(含~35%或~70%活性物)的液体 形态供货外,还有采用粉末(细小不规则颗粒)状、颗粒(稍大不规则颗粒) 状、片状或针(圆条)状等固体形态供货。以前,固体形态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制造方法有:
采用含水量60~70%(重量)的低浓度浆料为原料,通过高塔喷雾 干燥的方法制取。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5-69698、特开昭53-39037,中 国专利:ZL00131365.7所公开的制造方法;或采用含固体量60~80%(重 量)的高浓度浆料,以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取。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4-106428 公开的方式。上述方法制得的为粉末(细小不规则颗粒)状产品,粒径小且 不规则,视密度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物料容易结团,造成溶解困难,同时 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飞扬,危害健康和污染环境。
在流化床设备内,采用喷射含固体量60~80%(重量)的高浓度浆料, 以喷雾造粒、附聚成型和逐层涂覆的方式制得粒状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 中国专利:ZL 200510048907.6所公开的制造方法。还有,欧洲专利6140301 公开了一种使用液体粘结剂和粉同时喷雾,附聚成颗粒状洗涤剂的方法。依 据上述方法制取的是一种近似球形的,较大粒径的颗粒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但是均存在粒径不易控制,颗粒大小不匀,粒径分布宽,颗粒强度低易于粉 化,颗粒致密度低影响溶解等问题。
日本专利特开平2-222498公开了一种用含水20%~35%(重量)的高 浓度浆料,经真空薄膜连续干燥的工艺。美国专利US5723433公开了用湍流 管式干燥器(TTD)先进行两相湍流传热,再进行真空闪蒸来干燥脂肪酸甲 酯磺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式,但该方法常使管道堵塞,影响生产。 关键是上述方法没有解决产品造粒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平5-331496公开了一种,在处于真空环境下的圆筒状外 壳内部,输入高密度洗涤剂用膏状原料,利用可旋转板式桨叶的头部在内壁 上形成高粘度薄膜,同时,使其快速干燥,得到一种片状干燥物的方法。此 法制取的是片状干燥物,流动性差,同时由于高温还存在原料分解的风险。
美国专利US-A5646107和日本专利JP-A2002-508783,公开了一种用闪 蒸干燥器,一边干燥一边造粒的方法。此法造粒压力高,干燥温度也高,不 宜用于生产热敏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存在重新粉化、粒径分布宽等问 题。
专利WO 2004/111166公开了一种用先将浆体制片或制粒,再经粉碎制成平 均粒径为100~150μm的粉体的方法。
WO-A95/01959公开了一种粉末颗粒烷基硫酸酯的制造方法。
此外,目前在国内外还有一种针(圆条)状烷基硫酸酯制造技术。它是 以粉末状烷基硫酸酯为原料,以水作为粘合剂,在螺杆挤出机中,以较高的 压力挤出,然后被旋转的切刀切断成长短基本一致的短圆条状物,再经过后 续干燥后制取产品。此方法需要较高的挤出压力,发热量大易产生高温,存 在产品受热分解的风险。同时制取的产品流动性不好,视密度高,易于粉化, 溶解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已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方法不能生产粒径易控制、颗 粒大小均匀、颗粒密度与强度适宜的圆球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致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溶解较困难,生产与使用时易污染环境的问题,并解决已有生产 方法造粒压力高、干燥温度高而不适合制造热敏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问题, 以及已有生主方法因发热量大而使产品存在热分解风险的问题,为此提供本 发明的一种圆球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方法,本方法在产品制造和使用 全过程中可以实现无粉尘化,消除了污染并改善了劳动条件;本方法制造的 产品球形粒子强度适宜,容易溶解且不易粉化;本方法成型时间短、温度低, 消除了热敏性物料的分解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