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的窗框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9596.4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旗;卢孝贵;陆俞良;康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窗框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条,具体指一种车辆用的带有异型空腔的窗框密封条。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车窗的密封性能和提高其装配后的美观度及减振防噪功能,通常在车窗 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是由亮条和本体两部分装配而成,其中,亮条作为外 观面,亮条的的两个折边装配到本体的相应凹槽内,使亮条依附在本体上;而本体是 亮条与车身钣金的连接部件,它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如软树脂或合成橡胶等,利用 其自身的∩形槽嵌设在车用窗框的边沿上,∩形槽一侧面外表上的唇边与车侧围钣金 相接触。
为了配合车身面板的尺寸变化,以获得尽可能美观的表面,上述亮条的断面往往 是变截面的,并且通常为前端等截面,中部开始有一″之″字型区域,并延伸到后端, 使得该亮条的中部至后端的断面都是变截面。因此,当亮条与本体装配后,亮条中部 的一部分折边与本体是相分离的,以至于在″之″字型区域内,亮条与本体之间产生一 异型腔。由于该异型腔的存在,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气流流向该异型腔, 这样就会产生行程涡流和紊流而造成很大的风噪;同时在装配过程中或者在装车过程 中,亮条的中空部分外表面因受挤压,也会使亮条极易受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防止亮条变 形,并能有效降低风噪的车辆用的窗框密封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车辆用的窗框密封条包括本体 和依附在本体上的亮条,所述的亮条和本体之间具有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 体上连接有与空腔的形状相吻合的嵌件,且在该嵌件的底部设置有供亮条下折边边沿 嵌入的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件的侧面设置有与亮条内表面相抵触的侧向凸 脊。此时该侧向凸脊较好地选用两个。同时在所述嵌件上还可以具有与所述亮条下折 边内表面相抵触的下凸脊。通过该三个凸脊的共同作用,既可以起到支撑亮条的作 用,又可减小亮条与嵌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于两者之间的配合。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的侧向凸脊、下凸脊与所述亮条之间最好为点接触,这 样在装配时,利用嵌件三个凸脊处的微量变形,使本体能顺利装入亮条中。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嵌件与本体可以制成分体式结构,也可以设计成一体 件,即可以通过相类似的材料整体注塑而成,此时,与所述本体边沿相对应接触的嵌 件上可以具有两凹槽,而在本体边沿上则具有能分别插入上述两凹槽中的两凸头,借 助于凸头紧密地插入到对应凹槽中,可以增大嵌件与本体注塑时的材料接触面积,同 时使注塑后的嵌件与本体之间粘结更加牢固,即可使嵌件牢固地定位在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在亮条与本体之间的空腔中填塞了嵌件,该嵌件既 可以供悬空的亮条下边沿定位,又可以对亮条起到支撑作用,因而本发明消除了原有 的空腔,提高了原有中空部分的强度,从而能有效地保护亮条,以免亮条受损变形; 同时还可以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条中间空腔内产生涡流和紊流,可以明显地减 小风噪,有利于提高车辆的使用性能和乘座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车辆用的窗框密封条包括本体1和亮条2,其中本体可以由一 种塑料纯押或由几种硬度不同的塑料纯押,也可以是一种塑料与金属材料复押,或由 几种硬度不同的塑料与金属材料复押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由一种金属材料和一 种塑料复押制成,它中部呈“之”形,断面上具有一∩形槽11,通过该∩形槽嵌设在 车用窗框的边沿上,∩形槽的一侧面外表具有与车侧围钣金相接触两唇边12,∩形槽 的另一侧面的端部具有两凸头14,在两凸头之间形成了一凹部15;同时本体的顶部还 设有限位槽13。
上述亮条2用不锈钢滚压而成,它具有上折边21和下折边22,其中上折边21装配到 上述本体的限位槽13中,亮条的下折边22前端和后端部分插入到本体的凹部15中,使 亮条依附在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设备
- 下一篇:具有受控的棉绒性质的薄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