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9653.9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颜卫国;俞小莉;武亚娇;陆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28D15/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机油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特别地,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车辆、发电机组、空压机等动力机械上的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车辆、发电机组等动力机械均采用发动机来提供动力,而发动机及变速箱等部件的润滑和冷却是由机油来完成的。随着现代大功率发动机的发展,机油载热量不断增加,机油的散热问题随之日益突出。而机油温度又必须控制在120℃以下,为提高机械效率机油温度不要小于100℃,现有机油冷却器越来越不适应,而鉴于热管所具有的优良的导热性能,引入热管式机油冷却器充分利用空气冷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充分利用空气来冷却机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它主要由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进油口、油腔、出油口组成;所述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均匀排列在油腔上。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包括热管蒸发段、热管冷凝段、翅片和工作介质。热管冷凝段和翅片冷轧整体成型,工作介质在热管蒸发段与热管冷凝段的内部空间。热管蒸发段插入油腔,热管冷凝段在油腔外面。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是利用车辆的迎风来冷却机油,所以不需要冷却液冷却,不存在二次冷却问题,也不消耗额外泵功。
2、本发明中的冷、热源被管壳分开,不发生直接接触,通过超导热管来传递能量,如果个别热管损坏,并不影响该热管式机油冷却器的正常工作。
3、本发明如果采用可控热管,则可以控制热管式机油冷却器在100℃才开始工作,使得机油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选用的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三维剖视图;
图中,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1、进油口2、油腔3、出油口4、热管蒸发段5、热管冷凝段6、翅片7、工作介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用热管式机油冷却器包括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1、进油口2、油腔3、出油口4,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1均匀排列在油腔3上。该机油冷却器冷、热流体被油腔3分隔,油腔3内是高温机油,油腔3外面是迎风冷却空气。
如图3所示,整体形铜铝复合翅片热管1包括热管蒸发段5、热管冷凝段6、翅片7和工作介质8。热管冷凝段6和翅片7冷轧整体成型,接触热阻小,强度高,热管蒸发段5与热管冷凝段6相连,热管蒸发段5管径加大,也可以加工成螺旋状,可以增大吸热面积。工作介质8在热管蒸发段5与热管冷凝段6的内部空间工作。热管蒸发段5插入油腔3,热管冷凝段6在油腔3外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高温机油从进油口2进入本发明的油腔3中,热管蒸发段5吸热后,其管内的工作介质水8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作用下上升到热管的冷凝段6,迎风冷却空气如图2所示竖直箭头方向9进入,热量通过冷凝段6传递给冷却空气,水蒸汽冷凝变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热管蒸发段5,这样不断地往复循环,使得迎风冷却空气通过热管带走高温机油的热量,起到快速冷却高温机油的目的,保证机油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对发动机工作非常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