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转轴方式输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0000.8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邱惠民;邱树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惠民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806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轴 方式 输出 动力 输出功率 放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转轴方式输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发动机、柴油机以及汽油机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其作为一种动力输出设备,带动后续设备进行发电或运行等,而这些动力输出设备(即动力源)目前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基本相同,能源消耗比较大,而随着这些动力源的广泛应用,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地球的能源却不是取之不竭的,因此,节能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持额定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能增加其额定输出功率的以转轴方式输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以转轴方式输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它包括机体、动力源和主轴,所述的动力源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体上,所述的主轴穿过所述的机体,所述的主轴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力输出驱动轮,所述的动力源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轴驱动装置,所述的机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的内腔中设置有多组与所述的主轴固定连接的棘轮,相邻的棘轮之间设置有绝磁体,所述的棘轮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三块均匀分布的磁体,每个棘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磁性棘爪,所述的磁性棘爪轴接在所述的内腔中,所述的磁性棘爪与所述的磁体同极相对,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磁性棘爪一一对应的棘爪驱动装置,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的棘轮停止转动的刹车装置。
同一棘轮上的两个相邻磁体之间的垂直间隔距离大于等于相邻磁体不再互感的最短距离,两个相邻棘轮上的相邻磁体相互错开的角度为360°/(一组磁性棘轮上磁体的数量×磁性棘轮的组数),两个相邻棘轮上的相邻磁体间的弧长小于等于相邻磁体不再互感的最短距离,所述的内腔的半径与所述的棘轮的半径之差大于等于磁体不再互感的最短距离,所述的绝磁体的宽度大于等于磁体不再互感的最短距离。
所述的主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通过单向联合器与所述的动力源的主轴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主轴的输入端上,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棘爪驱动装置包括ECU、挺杆和固定设置有所述的机体上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和驱动磁体,所述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后与所述的驱动磁体同极相对,所述的挺杆的上端与所述的驱动磁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挺杆的下端轴接有滚轮,所述的滚轮压接在所述的磁性棘爪上,所述的主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感应齿圈,所述的感应齿圈的旁边设置有电磁感应器,所述的电磁感应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铁分别与所述的ECU电连接。
所述的筒体内固定设置有辅助驱动磁体,所述的驱动磁体和所述的辅助驱动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电磁铁的两侧,所述的驱动磁体和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的筒体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电磁铁通电后分别与所述的驱动磁体、所述的辅助驱动磁体同极相对。
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磁性刹车块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内腔相通的刹车孔,所述的第二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刹车孔内,所述的磁性刹车块与所述的刹车孔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与所述的磁性刹车块同极相对,所述的磁性刹车块与所述的机体之间顶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动力源为电动马达,本装置中还包括调速器和四位开关,所述的四位开关的第一接线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的四位开关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的ECU电连接同时通过所述的调速器与所述的电动马达电连接,所述的四位开关的第三接线端为空端,所述的四位开关的第四接线端与所述的第二电磁铁电连接。
所述的主轴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惯性飞轮,通过飞轮的惯性作用,提高了输出功率的输出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棘轮和磁性棘爪,棘轮上设置有磁体,棘轮与主轴固定连接,利用了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增加了主轴的扭矩,达到在动力源的额定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主轴的输出功率(反过来说即在同等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减小了动力源的额定输入功率)的目的,其能将原有输出功率放大20%-25%,从而达到的节能的效果;且利用磁铁间的推力来增加主轴的输出功率,成本较低,而且磁铁的使用寿命长,退磁率低,是一种环保的绿色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四组棘轮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轴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去掉电动马达后的A-A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惠民,未经邱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