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液压、自动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0001.2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华;叶建中;林博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华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F16K1/00;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1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自动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管路内流体介质本身的压力来实现阀门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自液压、自动调节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调节阀,如单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等都必须外带气动或电动等执行机构,才能实现设定的调节要求,更无法在高压力条件下安全和正常工作。查中国专利数据库,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2721992,名称为《高压差调节阀》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差调节阀,结构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节流件、执行装置、密封件和安装件,节流件固定连接在阀杆下端,并制有与阀座密封面相互配合的密封面,主要是节流件由多级圆锥形柱塞串接组成,阀体上设有与多级圆锥形柱塞密封面相互配合的多级阀座密封面,构成多级节流装置,具有调节范围大,出口介质压力和流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气、液介质流量和压力的调节装置。”。这种调节阀虽然在高压条件下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但仍必须带有执行装置,无法实现自动调节,而最终没有在实际工况中进行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管路内流体介质本身的压力来驱动调节头,实现阀门自动开启和关闭,且能长期使用在高压差流体介质中、且更易操作的自液压、自动调节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液压、自动调节阀,包括阀体、调节头、阀杆、阀座,其中阀体内开设有高、低不同的两个流道,进水流道设置在低处,出水流道设置在高处,两者通过中间流道连通,阀座设置在中间流道处,调节头与阀座构成密封副,在调节头与阀座的配合面都设有斜面构成斜面密封配合,在阀杆上端设置一主液压缸,阀杆上端部伸入主液压缸的缸体内并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将主液压缸的缸体分成上、下两个活动腔,活塞杆的上端部延伸至主液压缸外部,缸体的上、下两个活动腔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在主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活塞杆的上端部上,弹簧下端抵压在主液压缸的缸盖上,下活动腔内设置有开启弹簧,开启弹簧上端抵压在活塞上,开启弹簧下端抵压在主液压缸的缸体内壁上,在阀体外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出口液压缸,进口液压缸的下端与进水流道一侧连通,上端与主液压缸的上活动腔的进液口相连,出口液压缸的下端与出水流道一侧连通,上端与主液压缸的下活动腔的进液口相连,当出水流道一侧流体介质压力到一设定值时,调节阀的出口液压缸进液并动作,主液压缸内活塞向上移动,调节头上移开启阀门的第一位置;当进水流道一侧流体介质压力到某一设定值时,调节阀的进口液压缸进液并动作,主液压缸内活塞向下移动,调节头下移关闭阀门的第二位置。
为了方便维护,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进口液压缸、出口液压缸与对应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进口切断阀和出口切断阀。当需要维护时,通过切断阀来切断流体介质进入,即可进行人工维护。
为了便于调节压力和辅助阀门紧密密封,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主液压缸的上方设置的弹簧为可调节压力的调压弹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主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套,上述的弹簧设置在调节套内,在弹簧与主液压缸的缸盖之间设置有弹簧座,弹簧上端抵压在调节套的内壁上,弹簧下端抵压在弹簧座上。
为了增加调节头和阀座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头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调节头通过调节头紧固件与阀杆构成固定连接,阀座包括同心设置的阀座外套和整体碳化钨结构的阀座内衬,阀座内衬设置在阀座外套的内圈上并与阀座外套构成过盈配合。
为了关闭调节头时更加轻松、不费力,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阀杆上套设有共振套,共振套位于阀座上方,在共振套上形成横向的过水流道,过水流道与出水流道连通,共振套的内壁与阀杆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密闭的空腔,阀杆内部设置有贯通的压力平衡孔,压力平衡孔一端通过调节头紧固件上的通孔与进水流道连通,压力平衡孔另一端与空腔连通。当进水流道一侧的流体介质顺着压力平衡孔流入空腔中,使调节头上方空腔的液压与进水流道一侧的液压相同,改变了调节头的受压状态,可轻松关闭调节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头中间开设有轴向设置的连接孔,调节头紧固件设置在调节头下端,阀杆下端穿过调节头上的连接孔与调节头紧固件构成固定连接,所述碳化钨结构的阀座内衬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的内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华,未经林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饰癌性疾病的抗体
- 下一篇:用于客户定义信息架构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