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吸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0162.1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鄢和平;韩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通 |
主分类号: | D03C3/20 | 分类号: | D03C3/20;D03C3/2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81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吸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磁吸针装置是一个电磁吸针装置配备一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来控制一根经线,只能用于复动式电子提花机。由于现有电磁阀组成的提花机其结构庞大,无法达到大针数提花的要求。整套电子提花机的电磁吸针装置数量大,设备庞大,设备和维修成本高。另外,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其高昂的成本,严重的制约了中小纺织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磁吸针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使用寿命长,可缩小设备结构,降低设备和维修成本的电磁吸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吸针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类纺锥体结构;其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1个凸耳,另一端呈梯形结构设置;本体上从安装有凸耳的一端开始依次设有空腔和触点,空腔内面对面错位插合安装有2个电磁铁;本体上平行安装有3个触点;本体上还开设有4个固定沉孔;其中1个固定沉孔位于凸耳和空腔之间的本体上,其余3个固定沉孔位于触点之后的本体上,且位于触点之后的本体两侧壁面呈向外倾斜状。
所述的电磁铁包括2个电磁铁芯,2个电磁铁芯通过纯铁片架桥连接而成U型结构的电磁铁。
所述的触点为Z型设置。
所述的空腔上安装有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本设计的是一个电磁吸针装置利用一个电磁阀来控制两根经线。从而大大的缩小了机器的结构,只有现有同类设备的一半体积。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使用寿命强,维修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磁铁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吸针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类纺锥体结构;其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1个凸耳2,另一端呈梯形结构设置;本体1上从安装有凸耳2的一端开始依次设有空腔3和触点5,空腔3内面对面错位插合安装有2个电磁铁4;电磁铁4包括2个电磁铁芯41,2个电磁铁芯41通过纯铁片42架桥连接而成U型结构的电磁铁。空腔3上安装有盖板7。本体1上平行安装有3个触点5;触点5为Z型设置。本体1上还开设有4个固定沉孔6;其中1个固定沉孔6位于凸耳2和空腔3之间的本体1上,其余3个固定沉孔6位于触点5之后的本体1上,且位于触点5之后的本体1两侧壁面呈向外倾斜状。
本发明一端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凸耳2,凸耳2下面的空腔3为电磁线圈8安装处,两套线圈组,每组2个线圈8;两套线圈组各有1个电磁铁4,电磁铁芯41为纯铁材料。两个电磁铁芯41用纯铁片42固定成U型结构,形成一个类马蹄型电磁铁的结构。每个电磁铁芯41处安装一个电磁线圈8,两套U型结构的电磁铁4面对面错位安装,这样在本体1的两面都有一套独立的电磁线圈8。两套线圈的一个接头共同装在三个Z型触点5的中间一个上,两套线圈的另两个接头分别接在对应的其他两个Z型触点5上,安装好后,用环氧树脂固定。保证触点的头部翘起,从而保证安装到电路板的金手指上时能可靠接触。线圈安装好后,用盖板7盖上。本体1的下半部两侧壁面呈斜面状。弹性片沿着斜面向上运动时与凸耳2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不会自动的钩到凸耳2上。当电磁线圈8通电时,并且弹性片运动到凸耳2位置,弹性片将被吸引而贴在本体1的侧面,从而挂在凸耳2上。当电磁线圈8不通电时,弹性片在弹性作用下弹开,离开凸耳2,此时弹性片可以自由上下。由于两套电磁线圈是独立的,这样就形成了左右两边的弹性片独立的工作。从而实现一个电磁吸针装置控制两根经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通,未经韩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