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0343.4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爱萍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2G3/04;D01H7/86;D01H7/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弹力丝 加捻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细锦纶弹力丝常用于袜业,弹性内衣、内裤等织物,其通常是用12D----75D锦纶低弹丝和20D----40D氨纶丝按1∶3左右比例牵伸后,合股加捻而成。传统的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都是利用专用络丝机将被加工的锦纶丝络在包复丝机专用的有边筒子上,再利用包复丝锭子对锦纶丝和氨纶丝经牵伸后并丝并加捻。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装有空心锭杆3-4的带轮3-8,通过轴承过渡装在锭座3-9上,锭座3-9装在机身上;丝线3-3卷绕在喂入筒子3-5上,喂入筒子3-5紧装在锭杆3-4上,牵伸后的氨纶丝3-2从锭杆3-8下端导入瓷件3-7,导入锭杆3-4的孔中,并往上运动,导丝钩瓷件3-1装在机身上,龙带3-6紧压在带轮3-8上,锦纶低弹丝3-3从喂入筒子3-5到导丝钩瓷件3-1。当龙带3-6运动,带动带轮3-8旋转,带轮3-8带动锭杆3-4同步旋转,锭杆3-4带动喂入筒子3-5同步旋转,锦纶低弹丝3-3从喂入筒子3-5到导丝瓷件3-1之间形成气圈,从空心锭杆3-4中导出的被牵伸过的氨纶丝3-2进入导丝钩瓷件3-1附近,并与锦纶低弹丝3-3缠绕加捻,锭子转一转,加一个捻回。
采用包复丝锭子对超细锦纶弹力丝进行加捻的过程是:卷绕锦纶低弹丝原料的喂入筒子紧紧套在锭杆上,与包复丝锭子同步旋转,丝线从离开喂入筒子起,到导丝钩之间形成气圈;牵伸后的氨纶丝,从包复丝锭子的下端导入空心锭杆内孔中,向上运动,到穿过空心锭杆,在导丝钩附近与锦纶丝缠绕一起加捻。所以包复丝锭子加捻时,从喂入筒子到导丝钩之间,丝线过道简单,除气圈张力外,没有外界物体对它产生阻力,超细锦纶弹力丝受到的张力小,不易产生断头。
但采用包复丝锭子对超细锦纶弹力丝进行加捻,也存在一些缺点:1、由于包复丝锭子加捻是单捻,即锭子转一转,对锦纶弹力丝仅加一个捻,加捻效率低。这对超细强捻的锦纶弹力丝加捻来说,是一个长期困扰的瓶颈,只有用大量的包复丝机来满足生产需求。2、包复丝机在加捻过程中,喂入筒子是套在包复丝锭子的锭杆上,与包复丝锭子同步旋转的。这样,要提高包复丝锭子转速,就要减小喂入筒子重量,否则,由于转动惯量的增加,锭子容易损坏。减小喂入筒 子重量,就是减少喂入筒子盛丝量,这样就会增加喂入筒子落筒的次数,增加加捻丝的结头,降低锦纶弹力丝产品的质量。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的超细锦纶弹力丝加捻所存在的缺陷和有利条件,解决办法是设计一种新的高效、大卷装超细锦纶弹力丝加捻方法,而且在加捻过程中,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张力要能控制到适当小,避免加捻过程中断头,有基于此,本发明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超细锦纶弹力丝加捻效率,有效实现万米无接头的大卷装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并且在加捻超细锦纶弹力丝的过程中,丝线张力可调小到适宜加捻超细锦纶弹力丝。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采用带氨纶牵伸装置的并纱机,将氨纶丝和锦纶丝加工成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倍捻喂入筒子,然后利用倍捻锭子对倍捻喂入筒子进行加捻成超细锦纶弹力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先利用氨纶并纱机,将氨纶丝和锦纶丝加工成超细锦纶弹力丝短纤倍捻喂入筒子,然后利用短纤倍捻锭子对氨纶并纱机加工的短纤倍捻喂入筒子进行加捻成超细锦纶弹力丝。
先利用氨纶并纱机,将氨纶丝和锦纶丝加工成超细锦纶弹力丝长丝倍捻喂入筒子,然后利用化纤长丝倍捻锭子对氨纶络丝机加工的长丝倍捻喂入筒子进行加捻成超细锦纶弹力丝。
所述的带氨纶牵伸的并纱机可以采用现有并纱机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装置,包括:
带氨纶牵伸装置的并纱机,用以将氨纶丝进行牵伸,并与锦纶丝并合后卷绕成倍捻喂入筒子;
倍捻锭子,将并纱机制成的倍捻喂入筒子加捻成超细锦纶弹力丝。
所述的倍捻锭子为短纤倍捻锭子或长丝倍捻锭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爱萍,未经朱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的半直驱永磁发电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