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枪连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0618.4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凌佳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佳泓 |
主分类号: | F41B11/26 | 分类号: | F41B11/26;F41B11/32;F41B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 迅 |
地址: | 3112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枪 连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储气气枪结构装置,特别是一种气枪连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预储气气枪都是有击锤的,通过击锤撞击出气阀,直接释放高压储 气室的气体驱动弹丸射出,随着气枪高压储气室气体压力的降低,弹丸的初速 度也随之减小,从而其射程也随之递减。如果要保持弹丸的初速度一致,需要 加装恒压装置,这样导致气枪结构复杂。另外,目前的预储气气枪,如果气枪 高压储气室气压过高时,会给打开或关闭出气阀带来困难,由此也影响弹丸的 有效射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连续发射、并且发 射初速度有效气体压力下能基本保持恒定的气枪连发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气枪连发机构,它包括气枪高压 储气室和驱动气室,在气枪高压储气室和驱动气室之间设有气流自控阀,驱动 气室和出气口之间设有出气阀,出气阀与扳机连动机构连动;所述的出气阀与 扳机连动机构连动,是出气阀上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在驱动气室内,活塞 的另一端通过活塞密封圈伸出驱动气室外,再与扳机连动机构连动;所述的活 塞的直径可以大于出气阀阀门的直径;在活塞上可设有活塞回位弹簧;在气枪 高压储气室和驱动气室之间可设有旁通气流孔;所述的气流自控阀在静止态状 态下是常开结构,可以是在气流自控阀阀门上设有气流自控阀回位弹簧,在静 止状态下气流自控阀回位弹簧顶开或拉开气流自控阀阀门,使其处于常开状态。 为了保证每次驱动气室释放气体的同时,连续供弹装置能对应连续供给弹丸, 在气枪高压储气室或驱动气室或两气室上都可连接有与气室相通,并由该气室 气压控制的连续供弹装置,以实现连续供弹动作与驱动气室释放气体时间同步。
工作时,设气枪高压储气室压力为P1,驱动气室压力为P2,静止状态下, 由于气流自控阀常开状态,所以P1=P2,当扳动扳机连动机构时,活塞被释放, 在P2的作用下活塞向后移动,打开出气阀,从而释放驱动气室中P2的驱动气 体,随着P2的下降,当P1在气流自控阀上的作用力大于P2+气流自控阀回位 弹簧的作用力时,气流自控阀自动关闭,P2压力瞬间降低,活塞在活塞回位弹 簧作用下,带动出气阀关闭,P2在旁通气流孔作用下,压力上升,并在气流自 控阀回位弹簧作用下,气流自控阀重新开启,处于新的平衡。只要连续扳动扳 机连动机构,出气阀和气流自控阀的启闭就不断循环,从而达到连发弹丸的目 的。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气枪连发机构,只要高压储气室和驱动气室能承受的设 计压力有多大,就可以灌入相应的高压气体,气枪的出气阀的启、闭过程不会 受限于高压气体的压力,从而就可以获得更远射程的气枪或在一次灌气能获得 更多次的发射;本发明提供的结构,能通过随时调整气流自控阀的开度,以控 制驱动气室内气体压力下降的时间,从而实现控制出气的流速;另外,本发明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同重量气枪弹丸的初速度基本接近,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 了气体的利用率。特别是,采用本发明的气枪连发机构,可以设计出无击锤连 发气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静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流射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气枪高压储气室连接有气路相通的连续供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驱动气室上连接有气路相通的连续供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在气枪高压储气室和驱动气室上连接有气路相通的连续供弹装 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气枪高压储气室1、驱动气室2、气流自控阀3、出气口4、出气 阀5、扳机连动机构6、活塞7、活塞密封圈8、活塞回位弹簧9、旁通气流 孔10、气流自控阀阀门11、气流自控阀回位弹簧12、出气阀密封圈13、连 续供弹装置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佳泓,未经凌佳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