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170.8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喜;蔡景波;谢起浪;黄振华;吕立蒴;李磊;柯爱英;曾国权;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8 | 分类号: | C12M1/18;C12M1/04;C12R1/89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藻类 培养 加速器 | ||
1、一种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流水井(1)和供气装置,所述流水井(1)包括前后固定板(a)、左右侧板(b)以及隔栅板(c),左右侧板(b)和隔栅板(c)分别与所述前后固定板(a)连接固定,前后固定板(a)与隔栅板(c)的底边持平,左右侧板(b)以及前后固定板(a)的顶边均高于隔栅板(c)的顶边,左右侧板(b)的底边高于前后固定板(a)与隔栅板(c)的底边,左右侧板(b)分别与隔栅板(c)形成水流上升通道和水流下降通道;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供气机以及具有密封端的散气管(2),散气管(2)位于所述水流上升通道内,散气管(2)的进气端穿出后固定板或前固定板(a)并连接到所述供气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五组连续排列的流水井(1),五组流水井(1)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后固定板(a)和六块依次等间隔固定在前后固定板(a)上的侧板(b),每相邻两侧板(b)之间均设有与侧板平行的隔栅板(c),隔栅板(c)固定在前后固定板(a)上,每一块隔栅板(c)与其相邻的两侧板(b)以及前后固定板(a)构成一组流水井(1),每一组流水井(1)中设有散气管(2),各散气管(2)的进气端经同一根输气管(3)连接到所述供气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b)、隔栅板(c)以及散气管(2)均垂直于前后固定板(a),散气管(2)和侧板(b)的底边持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管(2)的左右侧上均设有一排散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b)以及前后固定板(a)的顶边均高于隔栅板(c)的顶边10厘米,侧板(b)的底边高于前后固定板(a)及隔栅板(c)的底边1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井(1)和散气管(2)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井(1)和散气管(2)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井(1)和散气管(2)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井(1)和散气管(2)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藻类培养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井(1)和散气管(2)均由有机玻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1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