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1179.9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舒建江;于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建江 |
主分类号: | H01K3/00 | 分类号: | H01K3/00;H01K3/06;H01K3/12;H01K3/22;H01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浙江省武义县熟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汽车 前照灯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过程:
选材:选择灯丝、制作灯架以及钼片,其中灯架包括三根钼杆及烧熔压制在钼杆上的石英玻璃棒;
装架:将灯丝焊接到灯架上;
点焊钼片:三片钼片的一端分别与灯架上的三根钼杆点焊,三片钼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根钼脚点焊;
完成灯芯和玻壳制作后,进行压封,玻壳上端保留排气杆,制成半成品毛泡:将灯芯压封在玻壳内,其中钼脚伸出玻壳的下端,参照图1;
亮氢:通过排气杆先抽空气,再充氢气,电源手工搭上钼脚后通电,灯丝亮后抽掉氢气。这时制成半成品毛泡是悬空的,靠排气杆与硅橡胶密封圈旋紧密封抽气;该步骤的作用在于手工通电亮氢,将灯丝及支架去氧化还原,参照图2,只能手工搭电亮氢,不能用夹具,如果把钼脚夹紧定位,由于伸出玻壳的下端钼脚又短又硬,缺少弹性变形,以至于在钼脚上形成作用力传递至上端,容易把排气杆折断;
排气:手工亮氢后取下,空气又进去,重新又要抽一次空气,经过在圆排车上多工位获得低真空、中真空、高真空,用冷冻法充入高压稀有气体,然后烧尖封离,完成排气工序,制成成品毛泡。
待进行稳定通电老练检验后,进入焊接工序:首先人工弯折钼脚,该步骤容易引起灯泡压扁处玻璃的破裂,并且因为钼脚与铜脚点焊强度差,因而前照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震动引起脱焊,为了在工艺上提高强度,在毛泡的压封处捆绑一加强圈,加强圈与其中一铜脚点焊,参照图3;
待灯底制作完成后,进行聚焦装配,然后进行封面,在卤钨汽车前照灯内腔置换气体,并进行检漏工序,完成后进行成品检验。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1、钼脚与铜脚点焊性能差,引起重大质量隐患;2、在焊接工序中,人工弯钼脚,为了提高焊接强度,人工再加焊加强圈和加焊加强点,进行铜脚与钼脚点焊,人工操作存在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弯脚时的报废率也高,且工作效率低;3、亮氢和排气分为两道工序,因亮氢时人工搭接通电,接触点存在不稳定性,会引起接触点打火,影响毛泡的安装强度,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4、排气后进行稳定通电老练检验工序中,因钼脚短硬,夹子搭电时存在接触不稳定性,使较多毛泡漏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因钼脚与铜脚点焊性能差,所引起的重大质量隐患;及人工弯钼脚引起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报废率高、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的不足;还有亮氢和排气分为两道工序,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的不足;还有排气后毛泡通电老练工序中会有较多毛泡不亮而漏检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彻底消除质量隐患、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报废率、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闭式卤钨汽车前照灯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装架:将灯丝焊接到灯架上;
(2)、对接焊:将铜脚和钼脚通过通电两端融化对接为一体,形成铜钼脚:
(3)、点焊钼片:三片钼片的一端分别与灯架上的三根钼杆点焊,三片钼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根铜钼脚点焊;
(4)、完成灯芯和玻壳制作后,进行压封,玻壳上端保留排气杆:将灯芯压封在玻壳内,其中铜钼脚伸出玻壳的下端;
(5)、亮氢和排气:亮氢和排气工序在圆排车一道完成,压封后灯泡通过排气杆密封旋紧在圆排车工位上,通过排气杆先抽空气,再充氢气,然后通过自动夹具夹住铜钼脚下端进行通电,灯丝亮后又抽氢气,再在圆排车上获得真空并充入高压稀有气体,然后进行玻壳封离;
(6)、待进行稳定通电老练检验后,弯铜钼脚;
(7)、待灯底制作完成后,进行聚焦装配,然后进行封面,在卤钨汽车前照灯内腔置换气体,并进行检漏工序,完成后进行成品检验。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所述步骤(5)中,经过在圆排车上多工位获得低真空、中真空、高真空,用冷冻法充入高压稀有气体。该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得真空,并充入高压稀有气体。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5)中,压封后灯泡通过排气杆用硅橡胶密封圈旋紧在圆排车36工位上;用火头烧尖将排气杆烧断而封离。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密封方式进行安装,以及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玻壳封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建江,未经舒建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