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293.1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云;佘玄;舒晓武;刘承;车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03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调式 间隔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和传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
技术背景
波道间隔器是一类具有周期性的光波滤波器件。它主要用在光通信和传感的波分复用系统中实现周期交替的波道分路功能。由于它可将波道间隔频率成倍的增减,所以波道间隔器的出现增强了波分复用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了密集波分复用的技术难度与成本。目前的波道间隔器大多间隔频率和中心波长都是通过相位差设计好,不可调节,这使得实际器件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偏差和器件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退化都没有调整的手段。特别在一些需要更加灵活配置的场合,比如原先100GHz波道间隔的系统因为容量问题需要增加几路波道,达到80GHz间隔并需要相应改变中心波长时,原先不可调节的器件都将废弃,系统升级成本提高。而当使用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通过参数调节就可以达到调整波道间隔和中心波长的升级匹配。
发明内容
针对波道间隔器大多间隔频率和中心波长不可调节、实际器件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偏差和器件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退化没有调整的手段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通过参数调节就可以达到调整波道间隔和中心波长的升级匹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一光波调制器、第二光波调制器。第一耦合器的两输出臂分别与第二耦合器的两输入臂相连,组成第一干涉臂;第二耦合器的两输出臂分别与第三耦合器的两输入臂相连,组成第二干涉臂;第一光波调制器位于第一耦合器的任一输出臂上,第二光波调制器位于第二耦合器的任一输出臂上;入射光由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输入端口输入,出射光由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第一输出端口,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第二输出端口输出。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的振幅耦合比为50%±5%,第二耦合器的振幅耦合比为70%±5%,第三耦合器的振幅耦合比为5%±2%。
所述的第一光波调制器、第二光波调制器为电光调制器或热光调制器或声光调制器或其它能调节两干涉臂光程差的光波导调制器。
传输光谱的频率间隔Δf和中心波长λ0与第一干涉臂的光程差Δl1、第二干涉臂的光程差Δl2的关系为:
Δl1=π/Δβ (1)
Δl2=2Δl1+λ0/2 (2)
上式中Δβ为传输光谱频率间隔Δf对应的传播常数差,λ0为传输光谱的中心波长。通过调节第一干涉臂的光程差Δl1的大小可以改变传输光谱的频率间隔Δf和中心波长λ0,调节第二干涉臂的光程差Δl2的大小可以改变传输光谱的中心波长λ0,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适当的调节第一干涉臂的光程差Δl1和第二干涉臂的光程差Δl2的大小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传输光谱。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独立调节第一干涉臂的光程差Δl1、第二干涉臂的光程差Δl2可实现对传输光谱频率间隔Δf、中心波长λ0的调节,达到调整波道间隔Δf和中心波长λ0的升级匹配,提高了器件和复用系统的适应性,降低了波分复用系统的组成成本和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节第一干涉臂光程差、第二干涉臂光程差时输出光谱变化示意图。
图中:1、第一耦合器,2、为第二耦合器,3、第三耦合器,4、第一光波调制器,5、第二光波调制器,6、第一干涉臂,7、第二干涉臂,1-1、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输入端口,3-1、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第一输出端口,3-2、双参数可调式波道间隔器芯片第二输出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