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1510.7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水鱼;沈侃侃;薛家颐;欧阳观宇;戴寅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H04W9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机 提醒 业务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通讯成为现代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呼叫提醒类业务已日益成为基 础的语音增值服务产品,受到广大移动用户的接受和欢迎。
大多数人还有这样的经历,当有急事时,拨打一个人的移动电话,却碰到对方关机或 不在服务区的情况,此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拨打对方的电话,直到对方重新开机 或进入服务区。如果有了开机提醒服务,用户就不必反复拨打对方的电话,只需静等对方 开机或进入服务区后网络发送的短信提醒即可。开机提醒业务,简单而言,就是当你呼叫 别人的时候,如果对方的手机关机了,系统会自动将该呼叫记录下来;当对方开机的时候, 业务系统会给你发一条提示短信,告诉你曾经呼叫过的对方已经开机或重新回到了服务状 态。
对于开机提醒业务,主要的技术关键是关机呼叫事件的获取和确认。对于关机呼叫事 件的获取,目前已经开发了基于智能网信令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相关呼叫中的智能 网信令流程中的IDP初始业务触发消息,和对应的ERB事件报告消息进行分析,得到主被 叫号码和呼叫结束原因值参数,以合成一个关机呼叫事件。由于基于智能网信令监测技术 的判断方法,仅对网内用户有效,所以开机提醒业务目前还无法扩展到提供跨网开机提醒 服务。考虑到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用户的需求,上述方法的应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中的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业务系统通过对网间ISUP信令的监测,检测到IAM初始地址消息和对应的ACM 地址全消息;
(2)分析ACM地址全信令消息中的后向呼叫表示语和任选后向呼叫表示语参数,分析 并确认关机呼叫事件;
(3)业务系统向被叫用户发送测试短信,等待短信发送报告;
(4)当被叫用户重新开机并成功接收上述测试短信后,网络中的短信设备回送短信发 送状态报告,表明被叫已收到短信;
(5)业务系统得到短信发送状态报告,即已获得了被叫用户已经开机或重新回到服务 区的状态信息;随即向主叫用户发送开机提醒短信,通知其曾经呼叫过的跨网被叫用户已 经可以联系了。
本发明中,所述网间ISUP信令的传递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
(1)主叫交换机发起IAM初始地址消息;
(2)主叫交换机一侧的关口局A收到呼叫请求后,向被叫交换机一侧的关口局B转发 IAM消息;
(3)关口局B收到IAM初始地址消息后,向被叫侧的HLR发送路由查询消息获取动态 漫游号;
(4)关口局B根据HLR回复的动态漫游号,向被叫交换机发送IAM初始地址消息进行 呼叫接续;
(5)被叫交换机依次通过关口局B和关口局A,回复ACM地址全消息给主叫交换机。
本发明中,所述IAM初始地址消息包括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所述ACM地址全信令消 息包括计费表示语、被叫用户状态表示语、被叫用户类别表示语、带内信息表示语和原因 表示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不改变现有呼叫流程的基础上,不需要现网设备作任何的改动,通过对网间ISUP信 令的分析,即可实现跨网呼叫开机提醒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跨网呼叫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2是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技术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实现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方法是,通过分析网间呼叫ISUP信令中的IAM 初始地址消息和ACM地址全消息中的相关字段,确定关机呼叫事件。而后通过向被叫用户 发送测试短信,在取得短信发送成功的回执后,确定被叫用户的开机事件。从而实现跨网 开机提醒服务。
参考的跨网呼叫信令流程如图1所示,说明如下:
(1)主叫交换机发起IAM初始地址消息;
(2)主叫交换机一侧的关口局A收到呼叫请求后,向被叫交换机一侧的关口局B转发 IAM消息;
(3)关口局B收到IAM初始地址消息后,向被叫侧的HLR发送路由查询消息获取动态 漫游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节视频通信质量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