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TPGS的脂质体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1607.8 申请日: 2009-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1991538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熊素彬;R·J·李;尹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31/122;A61K47/34;A61K47/22;A61K47/28;A61K47/24;A61P35/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王兵
地址: 310014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tpgs 脂质体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含TPGS的脂质体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备得到的载药脂质体。

背景技术

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类似细胞膜的双分子层结构。脂质体可分为三类:小单室(层)脂质体,粒径为20~80nm;大单室脂质体,粒径约为100~1000nm;多室(层)脂质体,粒径约为1000~5000nm。脂质体的发展经历了普通脂质体,PEG修饰脂质体,到受体或配体修饰脂质体。目前临床应用的脂质体主要为普通脂质体(如DaunoXome)和PEG修饰脂质体(如Doxil)。与普通脂质体相比,PEG修饰脂质体具有降低脂质体的粒径,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延长体循环时间,提高抗癌药物靶向性等优点。常用的脂质体PEG修饰剂主要为PEG(2000)-DSPE,如PEG修饰阿霉素脂质体上市产品Doxil;此外尚有一些含PEG的表面活性剂,如Tween80,Poloxmer188,等。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根据药物的性质或需要进行选择。(1)薄膜分散法:系将磷脂等膜材溶于适量的氯仿或其它有机溶剂中,脂溶性药物可加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减压旋转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器壁形成薄膜后,加入不含有或者含有水溶性药物的缓冲溶液或其他溶液,进行振摇,则可形成多层脂质体。(2)注入法:将磷脂等脂质材料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油相),然后把油相均速注射到水相(含有或不含有水溶性药物)中,除尽有机溶剂得到脂质体的方法。根据溶剂的不同可分为乙醇或叔丁醇注入法和乙醚注入法等。(3)逆相蒸发法:系将磷脂等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中,再按一定比例与含药的缓冲液混合、乳化,然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即可形成脂质体。该法适合于水溶性药物、大分子活性物质,如胰岛素等的脂质体制备,可提高包封率。此外尚有冷冻干燥法和熔融法。前面5种方法分散所形成的脂质体多为多室脂质体,可用各种机械方法进一步分散,以减小粒径并形成小单室脂质体:a)超声法将得到的大多层脂质体用超声波仪超声处理,根据所采用超声的强度和作用时间长短而获得小单层脂质体。b)匀化法将得到的大多层脂质体通过组织捣碎机或高压乳匀机匀化成较小粒径的脂质体。c)挤压法将得到的大多层脂质体在高压下连续通过孔径1.0-0.05μm的聚碳酸纤维膜后,脂质体的大小分布趋于均一,且多为单室脂质体。

在制备载药脂质体时,根据药物的性质,装载的机理不同,可分为“主动载药”与“被动载药”两大类。所谓“被动载药”,即首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相(脂溶性药物)中,然后按所选择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制备载药脂质体。对于脂溶性的、与磷脂膜亲和力高的药物,“被动载药”法较为适用。所谓“主动载药”,即通过脂质体内外水相的不同离子或化合物梯度进行载药,主要适用于双亲性的药物。主动载药法主要包括(1)pH梯度法;(2)硫酸铵梯度法;(3)醋酸钙梯度法或其他离子梯度法。

硫酸铵梯度法即先将硫酸铵包于脂质体内水相,然后通过透析、凝胶色谱或超滤的方法除去脂质体外水相的硫酸铵。由于离子对双分子层渗透系数的不同,氨分子渗透系数(0.13cm/s)较高,能很快扩散到外水相中;H+的渗透系数远小于氨分子,使脂质体内水相呈酸性,形成pH梯度,梯度大小由[NH4+]外水相/[NH4+]内水相比较决定,这样使药物逆硫酸铵梯度载入脂质体。药物进入脂质体后与SO42-形成的硫酸盐,对双分子层渗透系数降低,因而使弱碱性药物具有很高的包封率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醋酸钙梯度法通过醋酸钙的跨膜运动产生的醋酸钙浓度梯度(内部的浓度高于外部),使得大量质子从脂质体内部转运到外部产生pH梯度。醋酸的渗透参数(6.6×10-4cm·s-1)比Ca2+(2.5×10-11cm·s-1)大7个数量级,所以Ca2+很少穿越双分子膜而留在脂质体内部,醋酸分子则参与了质子转运。醋酸钙跨膜运动产生的浓度梯度(内部的浓度高于外部)导致大量质子从脂质体的内部转运到外部产生pH梯度,而pH的不平衡为包载和聚集弱酸性药物提供了高效驱动力。

主动载药与被动载药的共同特点是:在装载过程中脂质体的内外水相或双分子层膜上的药物浓度基本一致,决定其包封率的因素为药物与磷脂膜的作用力、膜材的组成、脂质体的内水相体积、脂质体数目及药脂比(药物与磷脂膜材比)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