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全方位颈椎治疗保健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773.8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李成;俞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李成;俞伟平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全方位 颈椎 治疗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用于颈椎牵引的保健枕,特别是一种智能全方位颈椎治疗保健 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正常生理结构(曲度)改变,引起神经受压迫,造成疼痛 的疾病。目前的颈椎治疗仪(枕),由于缺少对颈椎的有效牵引,所以治疗效果 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智能全方位颈椎治疗保健枕。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颈椎治疗仪(枕),缺少对颈椎的有效牵引,使得治 疗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底架、牵引架、遥控器、控制模块和枕套,底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基 板上的罩盖,基板上固定有滑轨、电子推杆、控制模块、气泵和泄气阀;牵引架 底部通过滑轨与基板连接,牵引架底部与电子推杆连接;牵引架上搁有气囊,气 囊通过导气管分别与气泵和泄气阀连通,电子推杆、气泵和泄气阀通过导线与控 制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对颈椎的牵引,可以较好地恢复颈椎间关节的正 常列线,使颈椎间盘突出物还纳;较好地解除颈部神经被压迫引起的疼痛,促进 颈椎动脉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揭下枕套和取下罩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牵引架与基板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牵引架的滑板与基板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揭下枕套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架、牵引架、遥控器16、控制模块5和枕套22。 底架包括基板10和固定于基板10上的第一罩盖19、第二罩盖20。在基板10 上固定有滑轨18、电子推杆1、控制模块5、气泵11和泄气阀7。牵引架的底部 通过滑轨18与基板10连接。牵引架底部与电子推杆1连接。在牵引架上搁有气 囊14,气囊14通过导气管12、导气管5分别与气泵11和泄气阀7连通。电子 推杆1、气泵11和泄气阀7分别通过导线4、导线8、导线9与控制模块5连接。 第一罩盖罩19把电子推杆1罩住;第二罩盖20把控制模块5、气泵11和泄气 阀7罩住。
牵引架包括枕形块13、滑板3和连接架2,牵引架的滑板3通过滑轨18与 基板10连接。枕形块13和连接架2分别固定于滑板3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架2 与电子推杆1连接。枕形块13呈内凹弧形结构。所述的控制模块5与遥控器16 之间通过导线17连接。
枕套21罩盖于底架和牵引架上。气囊14上附有电热毯15,电热毯15搁于 气囊14上,电热毯15通过电线与控制模块5连接。枕套22上设有包裹带23。 枕套22内设有按摩器24和按摩器25。
所述的控制模块5为单片机。控制模块5的功能是控制电子推杆1的前后移 动,控制气泵11的充气,控制泄气阀7的泄气,控制电热毯15的温度、控制按 摩器24和按摩器25的动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通过包裹带23,把头部固定在牵引架的枕形块13上,通过遥控器16对控 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模块5就控制电子推杆1的动作,当电子推杆1后移时, 牵引架也后移,带动头部后移,对颈椎产生一个牵引力,后移到病人需要的距离 后,通过遥控器16对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控制模块5控制电子推杆1回移, 电子推杆1又会带动牵引架回移。上述的牵引距离(力点)和牵引时隔通过控制 模块5记忆下来,作为一个工作模式。每个病人可根据每次设定的工作模式,在 一个需要的时间内作循环牵引治疗。
气囊14的工作也由控制模块5控制。通过遥控器16对控制模块5发出指 令,控制模块5控制气泵11的动作,给气囊14充气,把颈椎往上推,给颈椎一 个向上的力。充气到病人需要的程度后,通过遥控器16对控制模块5发出指令, 控制模块5控制泄气阀6的动作,给气囊14放气,气囊14下陷,颈椎得到放松。 上述的充气点(力点)和充放气的间隔通过控制模块记忆下来,作为一个工作模 式。每个病人可根据每次设定的工作模式,在一个需要的时间内作循环牵引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李成;俞伟平,未经刘李成;俞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