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804.X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屈志军;曾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凤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2140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栅双极型 晶体管 | ||
1、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包括在N-衬底表面进行低浓度的N-离子注入形成的衬底,形成在衬底表面的栅极氧化层,淀积在栅极氧化层上的多晶硅栅极,形成在栅极氧化层与N-衬底之间的p+阱区及位于p+阱区与栅极氧化层之间的N+阱区,位于N-衬底下方的背面注入区,位于注入区下方的集电极及位于栅极氧化层上方的发射极,其特征在于:在栅极氧化层下方的N-型衬底上增加了一个浓P型阱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浓P型阱区位于栅极氧化层正中央下方,形成在多晶硅光刻后的多晶硅栅下方的衬底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阱区由高浓度的p+离子注入形成在对多晶硅光刻后的光刻区域内以及多晶硅栅下方的N-衬底上,接着进行扩散,随后在光刻区进行浓N+离子注入形成N+阱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浓P型阱区深度为0.1微米至10微米,宽度为0.1微米至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凤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凤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8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式履带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抗总剂量辐照的CMOS集成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