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1945.1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翁焕新;苏闽华;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4B33/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砖窑 烟气 余热 污泥 一体化 方法 | ||
1.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砖窑排出的余热温度为120℃~200℃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分别送到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装置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装置中,进行二段式污泥干化;
2)将含水量占总重量质量百分比为80~85%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或河、湖疏浚污泥,在污泥储存库堆放3~5天,并用翻混机进行污泥干化前的预处理;
3)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泥,通过分量式进料机,将污泥送入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装置,进行第一阶段污泥干化;
4)经过第一阶段干化的污泥,通过输送机,送入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装置,进行第二阶段污泥干化;
5)经过上述二段式干化过程,污泥在干化的同时,自然形成质地坚硬粒径为1~8mm的污泥团粒,污泥团粒在进入污泥成品库时,通过筛分设备,将粒径为2~6mm的污泥团粒与制砖粘土或页岩土充分混匀,先制成砖坯,然后烧结成砖,污泥团粒与制砖粘土或页岩土的质量比为1∶0.05~0.2,小于2毫米和大于6毫米的污泥团粒,作为烧砖燃煤的辅助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化成粒装置的筒体直径为2.0~2.4m,长为22~2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装置的筒体直径为1.8~2.2m,长为20~2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装置的筒体内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装置的筒体内,装有使污泥进一步分散和有助于污泥成粒的扬料板和链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砖窑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制砖一体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第一污泥干化和第二段污泥干化后排放的尾气,经过除尘除气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泥干化前预处理和污泥成品库释放的气体,通过土壤生物滤床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