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弹性模量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1968.2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杰锋;刘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弹性模量 成像 方法 | ||
1.一种三维弹性模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对象初始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B)向对象施加系统载荷;
(C)测量对象的有限元节点在施加系统载荷后的三维运动信息,所 述的三维运动信息包括位移、速度;
(D)使用基于状态空间的H∞滤波估计方法,得到如下连续状态估 计方程(20)~(23),利用方程(20)~(23)估计出对象弹性模量的三 维分布,实现对象的三维弹性模量成像;
其中:
U为对象的有限元节点的位移向量,其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分别 表示速度向量和加速度向量;
I为与U维数相应的单位矩阵;
α和β为瑞利阻尼常数,可取0.01~0.05;
M为对象的有限元质量矩阵,是对象材料密度的函数;
G1和G2是计算过程中的过渡矩阵;
t为时间变量;
Δt为估计时间间隔;
为对象的弹性模量向量估计值,θ初值根据对象的经验知识预先设 定,要求与对象的真实弹性模量接近;
w(t)为控制向量,w(t)=[0 R]T,R为系统载荷向量;
y(t)为步骤(C)中测量对象得到的三维运动信息;
D为测量矩阵,D的行数为三维运动信息可以测量得到的有限元节点 数,D的列数为x(t)的维数,D的每行中,索引位置对应的有限元节点的 三维运动信息如果可以测量得到,该索引位置的元素设为1,否则元素设 为0;
为x(t)的导数,表示在具体的t时刻的x(t)的变化量;
为θ的修正值;
γ为估计的质量的约束值,影响估计值精确度,取1;
∑1(0)=Q1、∑2(0)=0、∑3(0)=Q0;
为∑的导数,表示在具体的t时刻的∑的变化量;
Q、Q0、Q1为权重矩阵;
所述的过渡矩阵G1和G2的构造方法如下:
(a)初始化两个N×Ne的空矩阵G1和G2,N为系统节点变量数,在 三维空间中,每个节点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即系统总节点数×3,Ne为系 统总单元数;初始化一个N×N的空矩阵Kg′,作为不含弹性模量E的系统 临时刚度矩阵;
(b)对于一个编号为j的单元,构造不包含该单元弹性模量Ej的刚 度矩阵Kj′;
(c)按照系统生成网格时单元和节点的编号规则,把Kj′中的元素插 入系统临时刚度矩阵Kg′中相应的位置中,并将其单元内下标改成相应的 系统下标;
(d)Kg′与U相乘得到的向量,即是矩阵G1的第j列;Kg′与相乘 得到的向量,即是矩阵G2的第j列;
(e)返回到第(b)步直到所有节点遍历,完成G1和G2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1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松散岩心饱和度参数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功能锅筒真实水位测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