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2139.6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宋仲凯;吴朝晖;李莹;邓水光;尹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 服务 属性 图形 展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eb服务发现领域,尤其涉及对Web服务社区中注册的Web服务属性进行图形化展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在网络中使用标准XML消息进行通信,并且与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服务都可以看作是Web服务。Web服务是使应用程序可以用与平台无关和与编程语言无关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的一项技术,它描述了一组操作,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标准化的XML消息传递来访问这组操作,使用基于XML语言的协议来描述要执行的操作或者要与另一个Web服务交换的数据。
将Web服务分组成由类似服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称为Web服务聚类。Web服务聚类的作用使得在同一类别中的Web服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别之间的服务具有较大差别。因此,该过程可以提高Web服务查找的搜索空间,提高服务的查询匹配精度和查询的成功率。Web服务分类是服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分类规则对Web服务的查找响应速度,服务查找精度、服务的查找过程和查找结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用企业分类的服务,用户在查找服务的时候,只要按照企业分类目录查找相关企业,就可以查找到该企业发布的服务。
目前市场上的服务注册中心产品的服务属性展示方式基本上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如Sun公司(太阳计算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Service registry产品、BEA的Aqualogic EnterpriseRepository,传统的UDDI(通用描述发现与集成)服务注册中心对于服务属性的展示都是通过表格的形式,用户在对服务进行比较选择的时候往往只能通过表格中的大堆数字加以判别,在需要进行多个属性选择比较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差的用户体验。但是,采用表格的展示方式具有传输数据量少、网络负担小的优点。而图形化的展示方式具有良好的直观效果,如果能够将Web服务的属性通过改变图形属性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给用户一个十分方便和直观的选择过程。但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无疑会带来较大的延时,同样会对用户体验带来影响。
因此,如何将表格展示方式的传输数据量少优点和图形化展示方式的直观效果优点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既具有网络负担小,又可以在客户端对大量服务的服务属性进行图形化展示的方法,对服务的发现和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在低网络负载的前提下、在客户端将服务社区中注册的服务属性通过图形化展示以进行服务选择的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查询,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端查询后把获得的服务信息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端的XML数据源文件生成模块;选择服务属性,XML数据源文件生成模块根据服务信息数据选择服务属性,按预先设定的服务属性与图形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把选择的服务属性与图形属性对应起来;构建数据源文件,XML数据源文件生成模块采用基于XML格式的数据描述文件来描述服务信息数据中的服务与服务、服务与分类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的服务属性的数据值以生成XML数据源文件;传输数据源文件,XML数据源文件从服务器端传输到客户端;图形化展示,客户端的解析模块对XML数据源文件进行解析,并通过绘图技术来将解析结果生成图形模型,客户端的浏览器把图形模型展示。
本发明提供的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是XML数据源文件,网络负担小;而且在客户端用图形来展示服务属性,使服务的各项属性一目了然,通过图形之间的差别来标识相同功能服务之间的属性区别,使用户能够通过视觉刺激的方式来进行选择,提升了用户选择Web服务过程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的体系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对大量Web服务的分析,根据对Web服务属性的研究,在众多Web服务的属性中,可提取出的、在本发明Web服务属性图形化展示方法中可以通过图形展示的服务属性有如表一所示的种类:
表一服务属性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