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369.2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群;王永忠;陈伟良;卫芳芳;曹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群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11;C08K5/098;C08K5/15;C08K3/22;C08K3/26;H01B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群;朱 枫 |
地址: | 311300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聚氯乙烯 电缆 护套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环保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污染认识的深入,欧盟电子电器ROHS指令(欧盟第2002/95/EC号指令)对铅、水银、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六种有害物质提出限制要求。其中,镉的含量≤100ppm,铅、水银、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的含量≤1000ppm。对于电缆聚氯乙烯材料而言,一般六价铬存在于色母料中,铅一般作为热稳定添加剂而大量存在,银、镉可能存在电缆的各类金属材质之中,而PBB、PBDE则可能作为的阻燃剂用于电缆护套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物质和新材料不断出现,人们对于化学品对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为了实现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REACH法规提案。欧盟2008年6月18日颁布第一版REACH高关注物质列表,其中包含的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等物质均作为增塑剂等大量用于聚氯乙烯电缆护套中。现已证实邻苯二甲酸盐对肝脏、肾和生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有致癌、致畸及导致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受损的潜在危险。全世界每年邻苯二甲酸盐类增塑剂消耗量在300多万吨,其中有1%左右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到自然界,目前已经在全球几乎所有的海洋、大气、饮用水、动植物及初生婴儿体内都可不同程度地检出邻苯二甲酸盐类增塑剂,已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基于欧美等先进的技术条件和环保理念,在环保型聚氯乙烯的开发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如AphaGary、普立万、杜邦、Basf、Bayer等国际知名品牌,开发了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均能同时满足ROHS指令和REACH指令要求。并成为同轴电缆知名品牌Beldon、CommScope等公司的合作伙伴。引领世界环保型聚氯乙烯技术发展的潮流,居于垄断地位。
在国内,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市场的接受程度不同,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发展和应用相对缓慢。只有少数厂家宣称可以生产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且原料只能依靠进口。由于配方技术的落后和测试手段的缺乏,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且环保指标大都停留在无铅化和满足ROHS指标要求的水平。公开报道的文献中也仅限于对满足ROHS指标的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的研究和开发。同时满足欧盟ROHS指令和REACH指令要求的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报道几乎没有。我公司通过调研、采样测试分析,国内所能获得的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实际上是不能同时满足欧盟ROHS指令和REACH指令要求的。
针对现有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不足,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同时满足欧盟ROHS和REACH指令要求的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环保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环保性能优异,同时能满足欧盟ROHS和REACH指令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备而成:
聚氯乙烯树脂 40-45份
偏苯三酸三辛酯 5-7份
癸二酸二辛酯 4-6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8-10份
DX-360 5-7份
钙锌复合稳定剂 4-6份
环氧大豆油 1-1.5份
三氧化二锑 1-1.5份
氢氧化镁 10-13份
精细碳酸钙 10-13份。
DX-360非邻苯环保无毒增塑剂,是国内目前增塑性能最好的非邻苯无毒增塑剂,无气味,克服了柠檬酸酯易渗出的缺点,相溶性优异(100份PVC最多可加120以上份DX-360),增塑性能等同DOP,耐迁移渗出超过DOP,加工过程中烟雾比使用DOP大大减少。
进一步,所述的环保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备而成:
聚氯乙烯树脂 42份
偏苯三酸三辛酯 7份
癸二酸二辛酯 6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9份
DX-360 6份
钙锌复合稳定剂 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群,未经王一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