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混装滤波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483.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宁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9 | 分类号: | H01R13/719;H01R27/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滤波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屏蔽和滤波功能防止电磁干扰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特别是现代军用电子设备的灵敏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电子设备间的各种干扰问题日益凸现,电磁兼容(EMC)要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就一个系统而言,电连接器作为信号传输的接口或通道,电磁干扰(EMI)既能通过这个窗口传导或辐射到设备内部,又可将EMI传导或辐射到设备外部,这些电磁干扰容易造成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损坏敏感的电子元器件。
对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目前常采用射频同轴连接器,设备传输几路信号就需要相应的使用同样数量的同轴连接器,这样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容易造成错插,而且成本较高。
对于电源和低频信号的传输,常采用普通的接触件,但电磁兼容性能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电源接口。即便是在连接器壳体上增加屏蔽网,也仅仅是将所有接触件一起与外界隔离,接触件之间的相互干扰无法解决,同时增加屏蔽网不但成本增加,而且连接器的体积、重量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混装滤波连接器,用于减弱或消除通过连接器的电磁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同时该连接器具有可拆卸的滤波模块和射频传输模块,使连接器的组装更加方便。
本发明所述模块化混装滤波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插座包含多种功能模块,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外壳分别设有与所述功能模块数量相应的腔体,将各功能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腔体内。
上述连接器插头插座包括射频模块和滤波模块,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外壳同时设有两个独立腔体,分别安装所述射频模块和滤波模块,插头射频模块和插座射频模块可为一个或多个同轴接触件,插座同轴接触件弹性浮动安装。
所述插头插座外壳腔体内设有与模块对应的台阶,腔体尾端设有螺纹孔,射频模块通过螺钉和挡板固定在其腔体内,滤波模块用螺钉直接固定安装在其对应腔体内。
插头外壳的对接端每一腔体内均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安装导电橡胶圈。
所述滤波模块使用电容性元件,在各接触件与外壳之间均安装一个旁路滤波电容。
该发明的特点是:
1、含有多种功能模块,且均可拆卸,组装及维修方便,满足现场可替换要求(LRM);
2、其中的射频模块具有浮动误差补偿功能,即使在未对接到位及强振动的情况下保证电气基准面;
3、可同时传输射频、电源、低频信号,具有强抗干扰性,满足军用设备对电磁兼容要求的发展趋势;
4、模块化的结构使连接器的组装工艺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头示意图。
图中:1-插头外壳、1a-插头台阶、1b-插头外壳螺纹孔、1c-凹槽、2-导电橡胶圈、3-螺钉、4-插头挡板、5-插头射频模块、6-插头滤波模块。
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座示意图。
图中:7-插座外壳、7a-插座台阶、7b-螺纹孔、8-螺钉、9-插座挡板、10-插座射频模块、11--插座滤波模块。
图3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头射频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中:5a-插头基座、5b-信号射频插头、5c-功率射频插头、5d-导电O型圈。
图4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座射频模块剖面示意图。
10a-插座基座、10b-信号射频插座、10c-功率射频插座、10d-弹簧。
图5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头滤波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中:6-插头滤波模块、6a-插头滤波模块安装孔、6b-电源插针、6c-信号插针。
图6是本发明连接器中插座滤波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中:11-插座滤波模块、11a-插座滤波模块安装孔、11b-电源插孔、11c-信号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模块化混装滤波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对接的插头插座中包含多种功能模块,具备多种传输功能,为此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外壳分别设有与所述功能模块数量相应的腔体,将各功能模块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译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TAPC为发光层的有机白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