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536.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平风 |
主分类号: | A61K36/53 | 分类号: | A61K36/53;A61P1/16;A61P31/1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 迅 |
地址: | 4192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炎 乙型肝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的一种治疗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又是一种难以治愈疾病,它分为甲、乙、丙、丁等型肝炎,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同时治疗肝炎的中药品种繁多,如申请号为011399800.5的中国专利,主要包含鳖甲、穿山甲、菌陈、丹参、胡黄连、土鳖虫、灵芝等二十四味中药配制而成。该方剂以疏肝导湿、解毒化瘀、消炎镇痛为主,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使肝病在短时间内症状消失,并辅以补气养血柔肝、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又如申请号为00121528.0的中国专利,主要由羽泽、细腰虫、紫河车、刺枣等组成,该方剂通过对配伍和剂量的增减来适应不同种类肝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腹水进行治疗,为了使肝病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人们仍在继续研发治疗肝炎的新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对治疗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均有效的中药组合物,为肝炎病人减轻痛苦。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发明人在祖传配方基础上,充分利于侗族惯用的中草药原料和多年的临床实践,优选出来的配方。
本发明一种治疗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用量如下:地耳草8~11、野油麻6~9、野菊花4~7、蒲公英5~8、狭叶海桐7~11。
上述中药中,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性味;苦甘,凉,无毒,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野油麻Stachysoplongifolia Benth.为唇形科植物长园叶水苏的全草或根。性味;味辛微甘、无毒。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止血生肌。治久痢;治病后虚弱和外伤出血。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i,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性味;苦辛,凉、有小毒。功用主治;疏风清热,凉血燥湿、消肿解毒,有降血压和抗病毒、抗菌的作用,治胃肠炎,肺炎,高血压,丹毒,湿疹等。蒲公英TaraxaeummonolicumEland.-Mazz.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性味;苦甘、寒,无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肝炎,胃炎,胆囊炎,急性乳腺炎,尿路感染等,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狭叶海桐Pittosporum perryanum Govdavar.linerfolium Chang et yan.为海桐花科植物狭叶海桐的根和茎。性味;微甘、清香。功用主治;清解肝胆邪热,疏肝解瘀、化湿退黄,活血解毒,利肝保肝,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对肝炎引起的“大三阳”、“小三阳”能快速转阴直至痊愈。以上药物参考文献(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和《贵州植物志》。
上述中药组合物治疗肝炎的基本原理为:即能疏风清热,凉血燥湿、利尿散结,祛除痰气瘀血治其标,又能疏肝理脾补肾,益气填精固本治其本,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达到邪去正安,阴阳平秘,脏腑和调,气血流畅。
本发明实现的优点为;选药精当,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苗族、侗族地区有资源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将地耳草9、野油麻8、夜菊花7、蒲公英8、狭叶海桐10。按照配方比例备药,用纯净水浸泡4小时,然后搅拌、加热煎煮、提取,精滤,得滤液,患者服该滤液100ml/次,一日三次,1~3个月对肝炎引起的“大三阳”、“小三阳”即能快速转阴直至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平风,未经吴平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机改良结构
- 下一篇:环保高效复合抛光蜡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