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插拔力麻花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543.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革;余贵龙;郑允;王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33;H01R13/03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插拔力 麻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插拔力麻花针接触件。
背景技术
由于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小型化的使用需要,人们发明了绞线式弹性插针,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主要结构特点为:绞线式弹性插针由内层三根和外层七根弹性金属合金丝经过两次双向绞制而成;弹性插针设有一个胖点,针与孔对接时,在胖点处外层的七根丝与插孔内壁形成了7条螺旋线弹性接触,保证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接触可靠性。
但目前使用的普通麻花针的插拔力较大,即麻花针与某一规格的插孔接触件插合或分离需要的力较大,而且随着连接器使用芯数的增加,连接器的总分离力也相应增加,对连接器使用中的拔插造成困难。为了降低连接器的总分离力,需研制一种轻插拔力的麻花针,降低连接器的总分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普通麻花针的插拔力较大,而且随着连接器使用芯数的增加,连接器的总分离力也相应增加,对连接器使用中的拔插造成困难,从而提供一种轻插拔力的麻花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轻插拔力麻花针由两层和两层其以上金属合金丝构成,从内层到外层分别称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等等。主要是通过改变麻花针的层数、各层的金属合金丝的根数以及各层的金属合金丝直径的方法,获得较小的插拔力的麻花针,即轻插拔力的麻花针。
所述轻插拔力麻花针是经过绞制、切断、激光点焊和礅胖后成型。
所述轻插拔力麻花针采用两层金属合金丝构成时,其由第二层和第一层相互反向绞制,经过冲胖而成,第一层采用三根金属合金丝,第二层采用十根金属合金丝。
所述轻插拔力麻花针采用三层金属合金丝构成时,第二层和第一层相互反向绞制,第三层又反向于第二层绞制,绞制完成后,经过冲胖而成,第一层采用三根金属合金丝,第二层采用十根金属合金丝,第三层采用十六根金属合金丝。
所述轻插拔力麻花针的各层金属合金丝采用直径相等。
所述轻插拔力麻花针的金属合金丝为铜基合金。
所述铜基合金为铍青铜。
所述铜基合金为锡青铜。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1)对比已有的胖点外径相当的麻花针,插拔力可以大幅度下降;
2)对比已有胖点外径相当的麻花针,同插孔接触件对接的触点更多,提高了插针同插孔电气连接的有效接触面积;
3)对比已有胖点外径相当的麻花针,插针接触件的柔性更好,提高了插针同插孔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麻花针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层为十根金属合金丝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具有三层金属合金丝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放大图。
图中:1-第一层金属合金丝、2-第二层金属合金丝、3-第三层金属合金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轻插拔力麻花针视图。图中所示,该轻插拔力麻花针接触件由三根铜基合金丝作为第一层,十根铜基合金丝作为第二层,第二层同第一层反向绞制后,经切断、激光点焊和礅胖后成型。铰制后第二层金属合金丝2包络成圆形,其内部形成的空间足够容纳第一层金属合金丝1。第一层金属合金丝1与第二层金属合金丝2的直径相等。
实施例二
图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轻插拔力麻花针视图。图中所示,该轻插拔力麻花针接触件由三根铜基合金丝作为第一层,十根铜基合金丝作为第二层,十六根铜基合金丝作为第三层,第二层和第一层相互反向绞制,第三层又反向于第二层绞制,铰制后各层合金丝包络成圆形,相邻层间紧密贴合。绞制完成后,经切断、激光点焊和礅胖后成型。第一层金属合金丝1、第二层金属合金丝2和第三层金属合金丝3的直径相等。
各层的金属合金丝根数与采用的金属合金丝自身直径相关。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改变其层数,各层金属合金丝的根数及直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