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终端电阻的接触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758.5 | 申请日: | 200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48;H01R24/02;H01P1/2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电阻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介进入另一种媒介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阻抗不匹配: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闭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
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信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采用偏置电阻比较简单。
在通讯电缆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是直接将偏置电阻引脚焊接在电缆中或者把电阻焊接在印制板上,再将印制板连接到电缆中。这两种方式,需要在作业场所,进行临时焊接作业。而不需要终端电阻的时候又要在作业场所,临时进行拆卸作业,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连接终端电阻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终端电阻的接触件,实现通过插合电连接器的简便方式,达到在通讯线路中匹配终端电阻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带终端电阻的接触件由三同轴接触件、外壳合件、电阻器、密封盖组成,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与三同轴接触件的内导体、中间导体实现连接,电阻器固定在密封盖中,密封盖与三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金属的壳体,实现中间的电阻的完全屏蔽,带终端电阻接触件通过电连接器的插合将电阻器连入网络线路中,实现方便匹配终端电阻的功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即插即用本发明所述的带电阻器的终端电阻接触件,可以方便匹配网络终端电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实施例接触件主剖视图;
图中:1-内导体、2-中间介质体、3-外壳合件、3.1-外导体、3.2-外介质体、4-中间导体、5-内介质体、6-电阻器、7-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接触件如图1所示,由三同轴接触件、外壳合件、电阻器6、密封盖7组成,其中三同轴接触件包括内导体1、中间介质体2、外壳合件3、中间导体4、内介质体5,外壳合件3是由外导体3.1和外介质体3.2压配而成,外介质体3.2与外导体3.1采用模具压配而成,保证外介质体3.2与外导体3.1之间的轴向定位。电阻器6的引脚与内导体1、中间导体4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保证电阻器6与内导体1、中间导体4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电阻器6是采用密封胶8灌胶密封在密封盖7中实现其定位的。密封盖7与外导体3.1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实现密封盖7与外导体3.1之间的电气连接。这样使接触件外壳实现一个金属壳体的功能,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同时,密封盖7顶住内介质体5,通过端面台阶使内介质体5顶住中间介质体2,中间介质体2顶住中间导体4,中间导体4顶住外介质体3.2,实现零件的逐一定位。内导体1被中间介质体2和内介质体5固定在中间,实现了内导体1的定位。
本发明的接触件装配在电连接器上,当连接器与通讯线路中的连接器插合上后实现将电阻器接到线路中,实现匹配终端电阻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