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中货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3168.4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嘉;陈学彬;郭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货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中货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于体积小、动作灵活、停放方便、对道路适应性强而得到广泛使 用,缺点是无法携带很多东西。因而,摩托车设计时会尽量考虑携带物品。特 别是弯梁摩托和踏板摩托,在驾乘者前部有部分空间,摩托车会在此处设计中 货架,用于放置物品。
现有技术中,中货架一般设置在驾乘者前部的中缝板上,由金属材料制造, 采用铰链式结构,将刚性压条一端利用铰链连接在货架底座上,通过扭簧使刚 性压条压在物品表面,从而达到夹持物品的目的。这种货架制造复杂、成本高, 且对物品没有适应性,夹持效果不好,容易脱落,装入物品后,刚性压条端部 张开角度较大,占有空间大,同样对驾乘者驾车时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需要对中货架进行改造,对物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占用空间较紧 凑,放置物品后物品不易脱落,使用时,不会对驾乘者驾车时造成干扰,消除 安全隐患,并不存在人身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中货架,对物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占用 空间较紧凑,放置物品后物品不易脱落,使用时,不会对驾乘者驾车时造成干扰, 消除安全隐患,并不存在人身危险性;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和拆卸容易,使 用方便。
本发明的摩托车中货架,包括货架底板和压条,所述货架底板固定设置在 车架中部,所述压条由弹性材料制成,压条两端固定设置在货架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货架底板为摩托车中缝板;
进一步,所述压条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压条为X形结构,所述X形结构压条的四角分别固定设置在 摩托车中缝板上;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中缝板与压条相对应处设置成凹槽结构,所述压条紧 贴凹槽表面;
进一步,所述X形结构压条上端两脚和/或下端两脚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设 置在摩托车中缝板上;
进一步,所述凹槽结构下端形成沉台结构;
进一步,所述X形结构压条上端两脚分别设置挂孔,在摩托车中缝板上与 挂孔对应设置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孔分别挂在与其对应的挂钩上;X形结构 压条下端两脚分别采用螺栓联接在摩托车中缝板上;
进一步,压条以具有预应力的方式设置在摩托车中缝板上;
进一步,所述压条内侧的表面设置摩擦突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中货架,采用两端固定在货架底板上的 弹性压条结构,使用时,物品置于压条和货架底板之间,通过弹性力将物品压 紧,因而对物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占用空间较紧凑,放置物品后物品不易脱 落,使用时,不会对驾乘者驾车时造成干扰,消除安全隐患,并不存在人身危 险性;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和拆卸容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压条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效果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展开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图3为 本发明压条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安装效果侧视图,如图所示:本 实施例的摩托车中货架,包括货架底板和压条1,货架底板固定设置在车架中 部,压条1由弹性材料制成,压条1两端固定设置在货架底板上,固定设置的 方式可以是永久性固定,也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优选可拆卸式固定,可拆卸 式固定可以使挂钩配合挂孔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是螺栓固定,都能大大发明目 的;本实施例中,货架底板为摩托车中缝板2,简化中货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压条1为片状结构,利于增大压条1与物品间的摩擦面积, 防止物品脱落;压条1以具有预应力的方式设置在摩托车中缝板2上,利于加 大夹持物品的力度,进一步防止脱落;压条1内侧的表面设置多个摩擦突起12, 压条1内侧的表面为安装后紧贴摩托车中缝板2、使用时与物品接触的表面;摩 擦突起12可增大物品与压条1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防止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试验样本CT扫描方法
- 下一篇:预混式蓄热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