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3781.6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邹青钢;邹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3/04 | 分类号: | F02N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236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启动 转头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速度快。从产品产量上看,年产从1980年的 4.9万辆发展到1990年的97万辆,直至今天的一千多万辆,我国一跃成为了世 界摩托车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摩托车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 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摩托车的各种配件从质量上来说要求更加严格,摩托 车启动杆转头是摩托车必备的配件之一,每天均需要启动摩托车数次,因此对 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各种性能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是由两个部分焊接而成的,即摩托车启动杆转头 的竖向头部与横向部分组成,将该两个部分单独进行加工,其中采用材质Q235 加工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竖向头部,工序为:下料——在冷拉机上拉拔成型— —精加工,对于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横向部分采用45#钢进行加工,其加工工序 为:下料——精加工,两个部分在精加工工序均需要分别加工对应的孔,且需 对孔进行推齿,还需要分别铣槽,重复工序较多。将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两个 部分分别加工好后,再对该两个部分进行焊接,如此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成型。
传统的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制造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重复的加工工序较多,效率低下,且成本高;
2、由于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两个部分采用不同的材料,在对其进行焊接时, 由于特性不一样,焊接处容易断裂,且焊接处影响美观;
3、由于是采用焊接而成,焊接后存在热应力,使得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各 种性能指标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细密、高强韧性、疲劳性能良好的摩托车 启动杆转头的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断裂、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制 造方法,其要点是包括下列步骤:
(1)备料,得到一定长度的坯料;
(2)加热制坯,经下料得到的坯料加热到950~1150℃后在自由锻型砧上 进行自由锻,使坯件进行初步变形,得到形状近似“”的摩托车启动杆转头 毛坯;
(3)模锻成型,由步骤(2)所得的的毛坯加热到950~1100℃后放入终锻 模膛内,在锻模的作用下整体终锻成形状和尺寸合乎要求的摩托车启动杆转头 坯件;
(4)切边,在冲床上切出四周多余的边料;
(5)抛丸,对摩托车启动杆转头进行抛丸处理,除去摩托车启动杆转头上 的氧化皮;
(6)精加工:通过机加工序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上的弧形面、摩托车 启动杆转头本体上的孔以及其它需要进行机加工的地方。
上述步骤(1)备料所述的材料为:45#钢,此种材料强度较高,塑性和韧 性好,更加能够满足摩托车启动杆转头频繁使用的高要求。
步骤(2)加热制坯的加热温度1000~1100℃,锻造温度范围950~1050℃。
步骤(3)模锻成型的加热温度950~1000℃。
上述步骤(6)精加工的较佳步骤为:
a、在车床上将摩托车启动杆转头头部加工成圆形并加工出头部的台阶;
b、在铣床上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竖向部分和横向部分连接处的角度;
c、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头部与摩托车启动杆连接处的凹坑;
d、在铣床上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横向部分的两个端面;
e、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横向部分的轴向台阶通孔,其中远离摩托车启 动杆转头头部的部分孔径较小,并加工出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横向部分的侧孔;
f、对摩托车启动杆转头远离头部的部分轴向台阶通孔推齿;
g、在铣床上加工摩托车启动杆转头横向部分轴向槽。
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产品尺寸公差最高±1,可锻性 好,在锻造过程中可采用整体模锻方式,锻造后再进行机加工,达到所需的形 状和尺寸。
本发明制坯方便,效率高,锻造成型容易,锻造出的摩托车启动杆转头强 度好,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型号摩托车启动杆转头的大批量生 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2)制坯得到的坯料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大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拉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泵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