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3960.X 申请日: 2009-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1570460A 公开(公告)日: 2009-11-04
发明(设计)人: 何延红;官智;蔡光容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B37/12 分类号: C07B37/12;C07C255/47;C07C253/30;C07C49/637;C07C45/62;C07C39/17;C07C37/14;C07C69/757;C07C67/347;C07C49/643;C07C45/29;B01J31/26;B01J31/04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40071***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化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醌衍生物作为亲双烯体,是有机合成中利用Diels-Alder反应合成六元碳环化合物的一类重要原料。由于部分苯醌衍生物在空气、水以及某些路易斯酸中均不稳定,因此,以氢醌衍生物和共轭二烯为起始原料,选择一种试剂,采用“一锅化”法,先把氢醌衍生物氧化为对应的苯醌衍生物,再与共轭二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合成六元碳环化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方法。目前,在此方面已有少量文献报道,所使用的试剂包括氧化银、醋酸铅、二氧化锰、乙酰碘苯和电化学氧化剂等,但这些试剂在“一锅化”法中仅作为氧化剂使氢醌衍生物氧化为对应的苯醌衍生物,而没有催化后续Diels-Alder反应的作用,从而使合成效率低,合成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使用价廉易得的试剂,具有氧化氢醌衍生物和催化Diels-Alder反应的双重作用,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物易于纯化、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由氢醌衍生物和共轭二烯在有机溶剂中、四氧化三铅和三氟乙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碳环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进一步,所述氢醌衍生物和四氧化三铅的摩尔比为1∶1.2~1.4;

进一步,所述四氢呋喃与三氟乙酸的体积比为20∶1;

进一步,所述反应是在温度为10~4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环化合物的“一锅化”合成方法,使用价廉易得的四氧化三铅为氧化剂和催化剂,不仅可以将氢醌衍生物氧化为对应的苯醌衍生物,而且可以催化苯醌衍生物和共轭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物易于纯化、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方法不需加热,在室温(温度10~40℃)下即可完成,为了使实验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在优选实施例中,室温均控制在温度25℃。

在优选实施例中,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品且未经进一步纯化;反应中采用薄层色谱法(GF254硅胶板)监测反应进程,快速柱色谱法(200~300目硅胶)纯化目标产物;所得目标产物采用X-4型显微熔点仪(数显)测定熔点(m.p.)(温度未校正)、Bruker AV-3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核磁共振氢谱(1H NMR,300MHz)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75MHz)(以TMS为内标)、具有电喷雾源(ESI)的BioTOF Q型质谱仪测定高分辨质谱(HRMS)。

实施例1、1,4,4a,5,8,8a-六氢-6-甲基-1,4-二羰基萘-4a,8a-二腈(3)的合成

称取2,3-二氰基氢醌(1)(100mg,0.63mmol),加入四氢呋喃(THF,5mL)使溶解,再加入四氧化三铅(Pb3O4,605mg,0.88mmol,1.2eq)、三氟乙酸(TFA,0.25mL)和异戊二烯(5)(0.3mL,3.0mmol),室温下剧烈搅拌反应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残余物用快速柱色谱法(洗脱液为体积比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纯化,真空干燥,即得化合物3(106mg,收率78%):白色晶体;m.p.140-142℃;1H NMR(CD3COCD3)δ=7.19(s,2H),5.54(brs,1H),2.94-3.04(m,2H),2.65-2.77(m,2H),1.78(s,3H)ppm;13C NMR(CD3COCD3)δ=187.5,187.1,139.1,139.0,130.9,116.8,116.5(×2),52.7,52.2,33.4,30.1,30.0ppm;HRMS(ESI):[M+Na]+(C13H10N2O2Na+)计算值为249.0634,实测值为249.065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