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发动机电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4072.X 申请日: 2009-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1924453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2
发明(设计)人: 夏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K53/00 分类号: H02K53/00;B62M7/00
代理公司: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代理人: 郭云
地址: 400037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摩托车 发动机 电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摩托车发动机一般都装有电启动电动机和专门用于为摩托车充电的发电机。将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分别装置在发动机上,在摩托车启动时,由电瓶为启动电动机供电,启动电动机带动发动机启动工作。当发动机正常工作以后,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摩托车电瓶充电。

增加了发动机重量和外形尺寸。

其缺点是: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都独立安装在发动机上,增加了发动机重量、外形尺寸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有效结合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机,能减小发动机重量、外形尺寸和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电机,包括电瓶,以及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的电机,其关键在于:所述电机的接地端与所述电瓶的负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机正端与所述电瓶正电源之间连接有充/放电回路,该充/放电回路设置有切换开关、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

其中切换开关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该常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回路的控制端,所述充电回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机的正端,所述充电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

其中切换开关常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该常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回路的控制端,所述放电回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所述放电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机的正端。

电机在摩托车启动时,经充/放电回路控制电瓶为电机供电,此时电机成为启动电动机,通过发动机曲轴带动发动机启动工作。当发动机正常工作以后,发动机反而带动电机工作,电机此时成为发电机,通过充/放电回路向电瓶反向充电。

电机有效结合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功能,减小了发动机的重量、外形尺寸和制造成本。

通过切换开关的切换,实现对充/放电回路中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之间的切换,切换开关保证了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不会同时工作。

所述充电回路设置有充电三极管,该充电三极管的基极接所述切换开关,集电极接第一电感的一端,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正端连接,该充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充电二极管的正极,该充电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连接。

所述放电回路设置有放电三极管,该放电三极管的基极接所述切换开关,集电极接第二电感的一端,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瓶的正电源端连接,该放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放电二极管的正极,该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正端连接。

所述充/放电回路还设置有第三二极管,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所述电瓶的负电源端,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接所述充电三极管和放电三极管的发射极,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还接所述充电二极管和放电二极管的正极。

在所述充电三极管集电极与电机的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容。

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电容对电源整形,消除干扰电流和波动电流。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结合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机,能减小发动机重量、外形尺寸,采用充/放电回路取代一个电机,大幅度降低了摩托车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曲轴与电机的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3是充/放电回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电机,包括电瓶3,以及安装在发动机曲轴1上的电机2,其中所述电机2的接地端与所述电瓶3的负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机2正端与所述电瓶3正电源之间连接有充/放电回路。

如图2、3所示:所述充/放电回路设置有切换开关K、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

其中切换开关K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瓶3的正电源端,该常闭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回路的控制端,所述充电回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机2的正端,所述充电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瓶3的正电源端;

其中切换开关K常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瓶3的正电源端,该常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回路的控制端,所述放电回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瓶3的正电源端,所述放电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机2的正端。

切换开关K可以选择自动复位的双掷切换开关,也可以选择继电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