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铬高硅合金灰铸铁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4162.9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富春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142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铬高硅 合金 灰铸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口铸铁,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毂、包含铜、铬、硅合金的灰铸铁。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毂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零件,直接关系到汽车能否安全行驶,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制动毂的耐冲击、抗疲劳性能,以及防止其在长期的冷热交替作用下产生裂纹,从结构上对汽车制动毂进行了改进,参见本专利申请人申请的名称为“双层金属结构汽车制动毂”、专利号为ZL200620109822.4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将单层制动毂改成内、外层的双层结构,内、外两金属层之间过盈配合连接成一体;其内层是铸铁层,外层是合金层。该种制动毂,由两种金属(合金)构成的双层结构,抗热疲劳性显著提高,长期使用都不容易产生破裂、断裂,使用寿命长,有效保持行车安全,有效防止因制动毂的质量问题而存在的行车安全隐患。对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外两层,很少有资料介绍其材料,基本上没有其组成成分、各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等的介绍。而,对于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层,如果采用现有的灰铸铁材料,在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耐热性、耐腐蚀等诸多方面,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不能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普通灰铸铁在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很多方面都达不到满意效果、不能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等不足,提供一种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耐热性、耐腐蚀等性能优良的铜铬高硅合金灰铸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铬高硅合金灰铸铁,其特征在于:主要的组分为Fe以外,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C:3.1~3.4%;Si:2.3~2.6%;Mn:0.7~0.9%;Cr:0.25~0.35%;Cu:0.6~1.0%。
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意几种重量百分比的组分:Mo:0.3~1.0%;V:0.1~0.4%;Ti:0.05~0.15%;Ni:0.5~1.0%;Al:0.3~0.7%。
其中的有害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P:≤0.04%;S:≤0.08%。
主要成分铁Fe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加上上述各个组成成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除了合理的杂质以外,应满足总组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达到100%的要求。
本发明的铜铬高硅合金灰铸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耐热性、耐腐蚀等性能优良,保持在450℃内机械性能没有大的变化,变形很小。
2、有效减小裂口敏感性,防止其产生细小裂纹,更防止细小裂纹转变为大裂纹。
3、机械加工性能优异,有利于切削加工。
4、特别适用于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层,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有效防止因制动毂的质量问题而存在的行车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铜铬高硅合金灰铸铁,主要组分为铁Fe,还包括如下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C:3.1~3.4%;Si:2.3~2.6%;Mn:0.7~0.9%;Cr:0.25~0.35%;Cu:0.6~1.0%;
其中的有害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P:≤0.04%;S:≤0.08%;
除了前述的组成成分以外,为了得到更优异的性能,还包括如下部分(任一种)、或几种(任意两种、三种、四种)或全部(五种)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Mo:0.3~1.0%;V:0.1~0.4%;Ti:0.05~0.15%;Ni:0.5~1.0%;Al:0.3~0.7%;
应将未列入的元素作为杂质,控制其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05%以下,保证其性能的稳定。
主要成分铁Fe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加上上述各个组成成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除了合理的杂质以外,应满足总组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达到100%的要求。
实施例一:本发明灰铸铁的一种配方为:C:3.1%;Si:2.3%;Mn:0.7%;Cr:0.25%;Cu:0.6%;Fe为93~93.05%;作为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层,具有优异的性能。
实施例二:本发明灰铸铁的一种配方为:C:3.2%;Si:2.4%;Mn:0.8%;Cr:0.28%;Cu:0.75%;Fe为92.55~92.57%;作为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层,具有优异的性能。
实施例三:本发明灰铸铁的一种配方为:C:3.3%;Si:2.5%;Mn:0.85%;Cr:0.32%;Cu:0.85%;Mo:0.3%;V:0.18%;Fe为91.68~91.7%;作为双层金属汽车制动毂的内层,具有优异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富春,未经谭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汽车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万向角轮和移动式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