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隐形节水马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4337.6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明奎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E03D1/34;E03D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南岸区南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隐形 节水 马桶 | ||
1.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包括本体(9),在本体(9)上安装有水龙头(1)、水箱(2),其特征在于,在本体(9)内安装有便槽(4),便槽(4)位于水箱(2)的下方的便槽箱内,便槽(4)与安装在便槽箱底板(85)上的液压缸(51)内的液压缸轴(45)活动连接,便槽(4)在液压缸轴(45)往复运动作用下相对于本体(9)移动;液压缸(51)与液压阀(70)相连,液压阀(70)与自来水管连接,在液压阀(70)上设置有起控制作用的按钮(6),按钮(6)被安装在本体(9)的表面;在水箱底板(27)上设置有排水孔(77),排水孔(77)上设置有冲水阀(26),在水箱底板(27)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行程开关(81),行程开关(81)通过拉线连接到冲水阀(26),在行程开关(81)上活动连接有行程条(80),在便槽(4)上固定安装有接触块(31),在便槽(4)移动到设定位置时,接触块(31)与行程条(80)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液压缸轴(4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锁条(40),在便槽(4)的底板(43)上设置有第一锁片槽(42)和第二锁片槽(48),在两条锁片槽相对面的前端分别设有开口,在两条锁片槽的开口内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出顶块(55)、第二出顶块(53)和第一进顶块(54)、第二进顶块(52),锁条(40)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条锁片槽的开口处并与锁片槽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水箱底板(2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通道管二(13)、通道主板(14)和立板(15),在通道主板(14)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向板(19),在立板(15)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向板(22),通道管二(13)与水箱底板(27)的下端面连通;在水箱底板(2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9),行程开关(81)安装在固定板(79)上;冲水阀(26)通过拉线三(25)与第二转向板(22)连接,第二转向板(22)通过拉线二(21)与第一转向板(19)连接,第一转向板(19)通过拉线一(12)穿过通道管二(13)与行程开关(8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70)上分别设置有液压阀接口(62、63、65、66、67),在液压缸(51)的两端设置有前、后液压缸接口(47、49),第一个液压阀接口(62)通过连接管一(64)与前液压缸接口(47)连接,第二个液压阀接口(63)通过连接管二与后液压缸接口(49)连接,第三个液压阀接口(67)通过连接管三(68)与自来水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水箱(2)内还安装有进水阀(17),在冲水阀(26)上固定连接有坠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便槽(4)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坐垫圈(8),在坐垫圈(8)上活动连接有坐垫圈盖(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锁片槽(42)内连接有第一锁片(58),在第二锁片槽(48)内连接有第二锁片(56),第一锁片(58)和第二锁片(56)分别通过活动轴与锁片槽相连;在第一锁片(58)和第二锁片(5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面和锁条滑面,两条锁片的锁条滑面均安装于锁片槽前端的开口位置,且锁片顶面到活动轴的距离大于锁片滑面到锁片活动轴的距离;在便槽箱底板(85)上还设置有左、右锁片顸块(84、88),左、右锁片顶块(84、88)的位置分别与第一锁片(58)和第二锁片(56)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自动隐形节水马桶,其特征在于,在便槽(4)的后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右便槽拉钩(35、36),在水箱底板(27)的下端面与左、右便槽拉钩(35、36)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连接有左、右水箱底拉钩(75、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明奎,未经彭明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3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