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146a在制备治疗胃炎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4765.9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邹全明;刘真;毛旭虎;黎伯胜;唐彬;朱恩东;李娜;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 146 制备 治疗 胃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编码小RNA基因miR-146a的应用,特别涉及miR-146a在制备治疗胃炎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miR-146a在制备治疗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0~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它不编码蛋白质或多肽,而是与靶基因的信使RNA(mRNAs)3′非翻译区互补结合,诱导靶mRNA降解或抑制靶mRNA的翻译,从而实现转录后基因调控作用。许多证据表明,miRNAs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且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近年来,miRNAs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miRNAs已被证实参与了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分化、抗体的产生及固有性免疫应答调控等过程。在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的或利用宿主的特定miRNAs,调控病毒或宿主的基因表达,利于病毒的生存、传播,或者调控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此外,在一些炎症性疾病中,如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miRNAs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miRNAs在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及相关炎症疾病中的治疗中可能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定植于人胃粘膜的重要致病菌,世界人群Hp感染率超过50%。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等多种疾病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一类致癌因子。人体对于Hp感染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虽 然机体对于Hp感染能够引发强烈的细胞与体液免疫,但是并不能够有效地清除细菌,感染状态常常持续存在。因此,Hp感染常常引起慢性胃炎,这也是H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治疗Hp感染相关胃炎首先要采用抗生素三联或四联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清除Hp,但疗效不稳定,停药后易复发、副反应严重,并且耐药问题口趋严峻。
经对现有技术的国内外文献检索,至今未见有关miRNAs与Hp感染相关炎症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RNA基因miR-146a在制备胃炎药物中的应用,该miR-146a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本发明所述的miR-146a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株和人胃粘膜组织中高表达,且分别给胃上皮细胞GES-1转染miR-146a模拟体或miR-146a抑制剂后,miR-146a模拟体能够显著减少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和生长相关癌基因α的蛋白分泌水平,表明miR-146a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中为治疗胃炎的药物;该治疗胃炎的药物为治疗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miR-146a 由以下核苷酸组成:5′-UGAGAACUGAAUUCCAUGGGUU-3′
本发明利用miRNAs微阵列芯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株GES-1及未感染的GES-1细胞的miRNA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感染促进了GES-1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上调达2.46倍。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Northern杂交(Northern blot)技术对miR-146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miRNAs微阵列芯片相吻合,Hp感染能够诱导胃上皮细胞miR-146a的表达上调。
其次,本发明选取了33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与15例Hp阴性的正常对 照,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患者胃粘膜组织的miR-146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量也要显著高于Hp阴性的正常胃粘膜组织,这对于Hp感染的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