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4858.1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汪长春;沈星;杨茂春;吴义兵;洪锦从;田朝辉;陈朝晖;吴华雄;夏子世;姚雪鸿;张裕;郑文远;刘衡;林尧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17 | 分类号: | G21C17/017;G21F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 钊;张秋红 |
地址: | 51803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机组 大修 启动 过程 回路 硫酸 污染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排查试验、实验室模拟氧化试验、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系统试验,分析得出在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中,反应堆内部辐射达到10Gy/h以上,氧气浓度大于4mg/kg时,水中会形成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与除盐床中含有苯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后逐步形成硫酸盐,造成硫酸根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查试验包含以下步骤:
1)、对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使用化学品中的总硫含量、热分解后硫酸根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远远低于一回路硫酸根污染时硫酸根的浓度,排除所用的化学品是带来硫酸根污染的根源;
2)、对新燃料引入污染物进行检测,进行了燃料表面擦拭试验、燃料加热试验,其结果排除了新燃料带来了硫酸根污染;
3)、对核电站机组大修的氧化阶段进行检测排查,检测得出在加入H2O2后出现了硫酸根污染情况,对加入的H2O2中硫酸根含量、除盐床投运时除盐床出水口水样硫酸根含量检测,排除了H2O2本身含有硫酸根、净化流量变化带来了硫酸根污染;
4)、在机组启动阶段冷停堆模式下,实时检测启动阶段H2O2浓度、硫酸根含量,得出机组启动阶段也产生了高浓度的H2O2,并造成硫酸根污染,对H2O2的产生来源进行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电量法,对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使用化学品中的总硫含量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分解后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在110℃下对采用的化学品进行加热分解,检测分解后产物中硫酸根的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表面擦拭试验为:用湿棉球擦拭燃料棒表面及栅格,然后检测湿棉球上硫酸根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加热试验为:在燃料清洗槽中将除盐水加热到90℃,取样分析水中的硫酸根含量作为本底值,随机挑选3~5组燃料组件分别放入清洗槽中,加热到90℃恒温2~3小时,取出燃料组件,取清洗槽中的水样分析硫酸根含量,最后减掉本底值即为燃料组件的硫酸根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模拟氧化试验为:在实验室模拟机组启动阶段条件,检测分析H2O2产生的条件、H2O2与含有苯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发生氧化反应条件及反应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一回路硫酸根污染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系统试验为:在核电站机组大修后启动过程中,在线验证实验室分析结果,检测分析H2O2含量对含有苯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以及造成硫酸根污染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8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