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耐寒耐温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5286.9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明;王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5/10;H01B3/44;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耐寒 耐温 阻燃 聚氯乙烯 绝缘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材料,尤其是一种防水耐寒耐温阻燃聚氯乙烯的绝缘材料。
【背景技术】
软聚氯乙烯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电气性能,适合作低压电线电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以及电器附件。在特殊使用场合,对电线电缆会有较高的防水要求,如UL1581和UL62要求室外使用的电线电缆要有非常高的防水性能,例如,SJTW18AWG型电线,不仅要求通过AC1500V/1分钟的耐电压试验,其绝缘体不破裂,而且要将电线样品放入15℃水中6小时以上,通DC600V电压测试其绝缘阻抗,要求2芯线的绝缘阻抗达到52GΩ·M以上;还要求测量在60℃水中7天和14天的稳定因子;UL1581和UL62还要求室外使用的电线电缆要有较高的阻燃性能,达到UL的VW-1垂直燃烧标准;UL1581和UL62还要求室外使用的105℃耐温等级的电线电缆要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老化前电线绝缘和护套的拉伸强度达到11.09MPa以上,断裂伸长率达到100%以上,在换气100~200次/小时的136℃老化箱中老化168小时,电线的绝缘和护套的拉伸强度保留率达到85%以上,电线绝缘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达到65%以上,电线护套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达到45%以上;UL1581和UL62还要求室外使用的电线电缆要有较高的耐低温脆化性能,在-40℃条件下卷绕试验4小时后,不出现脆化裂纹。这就要求聚氯乙烯绝缘料要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聚氯乙烯树脂的氧指数为45,但是它是硬质材料。用于电线电缆是有一定柔软性的软聚氯乙烯塑料,即在聚氯乙烯树脂中需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以达到柔软、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要求。然而,增塑剂一般为可燃材料,所以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氧指数大幅下降,为22~25。一般软聚氯乙烯塑料通过添加三氧化二锑作阻燃剂,可使得材料氧指数达到27~32。但是三氧化二锑阻燃剂的抑烟性能和防滴落性能较差,而且价格昂贵,从环保、综合性能和成本几方面考虑添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达到聚氯乙烯绝缘料阻燃的目的,聚氯乙烯绝缘料阻燃等级达到UL-94V-0,生产的电线能够达到UL垂直燃烧VW-1标准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76546A,介绍了一种阻燃矿用软电缆用聚氯乙烯塑料,其公开的重量配比为:
高聚合度PVC 100;
低聚合度PVC 10~50;
增塑剂 60~120;
三盐基硫酸铅 2~5;
二盐基亚磷酸铅 2~5;
二盐基硬脂酸铅 0.5~1.5;
硬脂酸钡 0.5~1.0;
主阻燃剂 10~20;
辅助阻燃剂 2~7;
抗氧剂 0.1~1.0;
填充剂 10~30。
其主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辅助阻燃剂为氧化钼。电线电缆产品通过阻燃等级要求较低的单根电缆垂直燃烧试验,弹性材料氧指数约在30左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52133A,介绍了一种电线电缆用的阻燃绝缘级聚氯乙烯塑料,推荐的阻燃剂为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和四溴双酚A,塑料的氧指数是30。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45166A,介绍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的电线电缆用阻燃软聚氯乙烯塑料,其公开的重量配比为:
聚氯乙烯树脂 100;
增塑剂 25~70;
共聚树脂 5~40
稳定剂 3~12;
阻燃剂I 5~20;
阻燃剂II 5~25;
阻燃剂III 30~130;
填充剂 0~40;
润滑剂 0.5~5
所提供的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氧指数可达46以上,能满足特殊阻燃要求的电线电缆作护套或绝缘材料的使用要求。
由于上述专利的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只满足阻燃性能要求,未涉及到防水性能、耐低温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因此不能满足室外使用电线电缆和连接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耐寒耐温阻燃聚氯乙烯的绝缘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耐寒耐温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
聚氯乙烯树脂 100;
耐热性增塑剂 2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正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5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弹性聚氨酯运动滑板复合材料
- 下一篇: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