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泵及其泵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5521.2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闫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龚安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及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输液泵 及其泵体支架。
背景技术
输液泵是一种安全、精确控制输液的装置。传统的吊瓶输液方式利用 液体势能作动力,很难长期稳定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而输液泵能够 满足高精度和快速输液的场合要求。现有的输液泵一般都包括外壳以及外 壳内的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蠕动泵和驱动蠕动泵的电机,以及安装、 固定蠕动泵和电机用的泵体支架,并在支架上安装气泡感应器、阻塞感应 器、压力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等附件。现有的泵体支架一般由金属材料作 为基材制成,分成多块组件各自加工成型,组装时,每块组件各自固定相 应的泵体组件如蠕动泵或电机,再将多块支架组件对位装配。不但输液泵 的零配件的数量多,不能保证装配时的高精度,而且采用金属材料的基材 如铝材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制作成本较高,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同类产 品间存在尺寸、结构上误差,使用时摩擦系数大,也会因为摩擦产生金属 碎屑影响泵体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采用合成塑料注塑而成的一体化 结构的输液泵泵体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
这种输液泵的泵体支架为一体化结构,包括电机安装部、蠕动泵安装 部、以及用于通过输液管的输液管安装槽,所述蠕动泵安装部包括泵体安 装室和压板安装室,所述输液管安装槽位于泵体安装室与压板安装室之间, 所述泵体支架采用合成塑料为基材经注塑制成。
优选的,所述合成塑料为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或PPE(Polyphenylene Ether聚苯醚)+PS (Polystyrene聚苯乙烯)+30%GF(玻纤)材料。
所述PPE+PS+30%GF材料中PPE:PS的重量比为4:3。
进一步的,上述输液泵的泵体支架中,所述泵体安装室的侧板上开设 有用于穿过蠕动泵转轴的泵体轴承孔和用于插入蠕动泵叶片的叶片插槽。
所述电机安装部包括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 电机转轴的电机轴承孔和固定电机壳体的螺纹孔。
所述电机轴承孔和泵体轴承孔轴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泵体支架的输液泵,包括泵体支架、安装 在泵体支架上的电机和蠕动泵,所述泵体支架为一体化结构,包括电机安 装部、蠕动泵安装部、以及用于通过输液管的输液管安装槽,所述蠕动泵 安装部包括泵体安装室和压板安装室,所述输液管安装槽位于泵体安装室 与压板安装室之间,所述泵体支架采用PPE+PS+GF合成塑料为基材经注塑 制成,其中PPE:PS:GF的重量比为4:3: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泵体支架一体化,在制 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可以提高安装在其上的各泵体组件的对位精度,降低 了输液泵工作故障率,也省去了泵体支架的装配过程,降低了输液泵的生 产成本;泵体支架的整体都采用PPE+PS+30%GF合成塑料,经注塑工艺制 成,使用该塑料材料不但具有自润滑、无摩擦碎屑的特点,且耐摩擦、不 易变形、尺寸稳定,注塑加工过程中出模角度小、尺寸易控制,缩水小, 可以极大减低输液泵的故障率,延长了输液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泵体支架的结构图;
图2是泵体支架与其他泵体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泵体支架与其他泵体组件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输液泵的泵体支架,如图1所示,泵体支架为一体化结构,包括 蠕动泵安装部1、电机安装部2,其上还开设有输液管安装槽3,用于通过 输液软管。
蠕动泵安装部1设有泵体安装室4和压板安装室5。输液管安装槽3 位于泵体安装室4与压板安装室5之间。泵体安装室4的侧板上开设有泵 体轴承孔6和叶片插槽7。还开设有其他用于连接固定泵体和压板的螺纹孔。
电机安装部2为一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开设有电机轴承孔8,用 于穿过电机转轴,电机轴承孔8和泵体轴承孔6轴向平行设置,这样可以 采用皮带或齿轮传动,使得结构紧凑。还开设有连接固定电机用的螺纹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5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