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机热风调配室及热风调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6213.1 申请日: 200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1521062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叶炽德;陈本能;盛俊凯;陈智方;唐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13/16 分类号: H01B13/16;H01B13/30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朱晓光;李安霞
地址: 523325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包机 热风 调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覆涂漆膜烘焙干燥的方法和设备,特别是利用催化燃烧 后的热能替代电能加热的漆包机工艺,尤其涉及实现所述工艺的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漆包线生产行业中,陆续有一些漆包线制造厂家研究开发的节 能型微线漆包线机烘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是:其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中的催化燃烧室设置在炉膛固化区的一端,由于位置选择的问题,其节能效果 不明显。

还有02290021.7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名为“节能型微线 漆包机烘炉”的技术方案,该实用新型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微线漆包机烘炉, 包含炉膛、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入口设置在炉膛的 蒸发区一端,出口通过循环风机、分风管与炉膛的固化区一端相连接。

该方案虽然将废气回收产生的热气流逆向打入炉膛内腔,但单一入口距离 炉膛的蒸发区路途遥远,在炉膛的蒸发区仍然需要电热管加热,因此,节能效 果没有达到理想值。

况且,该方案只是适应加工量小的机型,如果每台设备同时并排加工多根 漆包线,这种设备结构就不适用了。

再如03263874.4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名为“双循环型卧 式漆包机烘炉”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虽然在炉膛的蒸发区和固化区都将废气回 收产生的热气流打入,但其仍然没有解决整个炉膛合理分配热量的问题,也就 是说炉膛的中区并没有热量供给,仍需要电热管加热。

发明内容

为了避开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漆包机的热 风调配室及相应的热风调配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前提是:为了降低电能消耗,在并排加工多根漆包线的前提 下,在用电热管预工作一个多小时后,催化燃烧热能产生的循环热风已经达到 满足设备本身使用,就可以将主炉体的电热管电源断电。

然后是本发明的技术主题:设置一热风调配室,在检测各个环节温度的前 提下,分别调节送往主炉体的前炉区、中炉区、后炉区的循环热风。

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实施一种漆包机热风调配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主炉体、循环风机、后风 道以及一次催化室的漆包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进入催化燃烧的热能循环,所述循环风机将催化燃烧后的循 环热风送入热风调配室入口;

B.然后根据前炉区、中炉区、后炉区的炉温,调节热风调配室中的热 风分配板,使进入后风室的热风与进入热风细分室的热风流量之比 在30%∶70%和50%∶50%之间;

C.然后在热风细分室,

调节前热风风门,使最大送往前炉区的循环前热风占热风细分室总风 量的25%~45%;

调节中热风风门,使最大送往中炉区的循环中热风占热风细分室总风 量的10%~30%;

调节加热风风门,使最大送往一次催化室的加热热风占热风细分室总 风量的40%~65%。

在步骤B中,热风分配板相对于热风调配室入口的调整角度在0~60°之 间。

在步骤C中,所述调节前热风风门,是旋动与前热风风门联结的前热风风 门调节杆,所述前热风风门调节杆延伸到漆包机体外的端头,有前热风风门调 节固定机构,由通用的风门调节固定机构构成;一旦前热风风门调节完毕,前 热风风门调节固定机构就处于确定位置,从而使前热风风门张开的角度固定。

在步骤C中,所述调节中热风风门,是旋动与中热风风门联结的中热风风 门调节杆,所述中热风风门调节杆延伸到漆包机体外的端头,有中热风风门调 节固定机构,由通用的风门调节固定机构构成;一旦中热风风门调节完毕,中 热风风门调节固定机构就处于确定位置,从而使中热风风门张开的角度固定。

在步骤C中,所述调节加热风风门,是旋动与加热风风门联结的加热风风 门调节杆,所述加热风风门调节杆延伸到漆包机体外的端头,有加热风风门调 节固定机构,由通用的风门调节固定机构构成;一旦加热风风门调节完毕,加 热风风门调节固定机构就处于确定位置,从而使加热风风门张开的角度固定。

根据上述方法设计制造的一种漆包机的热风调配室,尤其是:

所述热风调配室一侧与循环风机连接,另一侧与后风道连接;

所述热风调配室包括:

一热风调配室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