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6394.8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0 | 分类号: | B62D53/00;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专用车的车身(车架)大都为整体式结构,只有铰接公交客车采用两体接缝处球铰连接车身。整体式的汽车车身结构具有载荷分载能力差,越野性、通过性、承载高度受限的缺陷。使用这种车身的专用车,山地、野外作业车,特种运输车辆,军用战车,器械武器运输特种车等,无法实现变位机动,不能根据地况,灵活地改变承载、驱动和通过状况。对于大形位尺寸重载货物特种运输来说,无法实现载荷分承调节,不能在场地和山地实现运输,从而制约并阻碍了运输的顺利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其承载能力强,通过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在一起并分别通过轮系支撑的前部车身和后部车身,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前部车身纵向中后位下部的铰接座、分别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两侧的两铰轴机构,所述铰轴机构底端的铰轴与所述后部车身的前端两侧相铰接以使所述铰接装置可相对所述后部车身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部车身的前端,所述前部车身包括前部车身伸缩梁架以及悬挂与车轮装置,所述悬挂与车轮装置设在所述铰接座后上部、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前部车身和后部车身铰接在一起,故能提高汽车车身结构的通过性;由于悬挂与车轮装置设在所述铰接座后上部、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下部,从而使悬挂和轴的位置更加合理,提高了载荷能力,并减轻了车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后部车身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前部车身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除去悬挂与车轮装置和前部车身伸缩梁架后的前部车身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悬挂与车轮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顶升机构液压锁的原理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前部车身的俯视示意图;并示出了悬挂与车轮装置的一种分布方式;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前部车身的俯视示意图;并示出了悬挂与车轮装置的另一种分布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汽车车身结构包括通过铰接装置2铰接在一起并分别通过轮系5支撑的前部车身6和后部车身1,所述铰接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前部车身6尾端下部的铰接座、分别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两侧的两铰轴机构23,所述铰轴机构23底端的铰轴232与所述后部车身1的前端两侧相铰接以使所述铰接装置2可相对所述后部车身1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部车身1的前端,所述前部车身6包括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以及悬挂与车轮装置4,所述悬挂与车轮装置4设在所述铰接座后上部、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前部车身6和后部车身1通过铰接装置2铰接在一起,故能提高汽车车身结构的通过性;由于悬挂与车轮装置4设在所述铰接座后上部、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下部,从而使悬挂和轴的位置更加合理,提高了载荷能力,并减轻了车的重量。
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
所述悬挂与车轮装置4包括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与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尾端可拆卸连接的轮架42以及与所述轮架连接的车轮43。所述前部车身伸缩梁架41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销孔411,所述前部车身6对应位置也设有多个可与所述第一销孔411选择连接的第二销孔61。这样,当汽车需要承载不同长度的负载时,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第一销孔411与第二销孔61结合,从而使前部车身6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其适应性大大提高。
所述后部车身1包括沿汽车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纵梁11以及垂直连接在该两纵梁11之间的多根横梁12,该纵梁1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斜切面111,该纵梁11前端的底部设置有挂钩112。所述后部车身1的底部设有若干悬挂与车轮装置13,以提高承载能力。悬挂与车轮装置13的数量和排列可以为多种方式,请参照图7和图8。所述后部车身1的底部前侧还设有支撑装置14,用以在所述后部车身1脱离前部车身6后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高速辊板式泡罩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