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连接带及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6445.7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2 | 分类号: | H01M2/22;H01M10/36;H01M1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之间的导电体连接结构领域,及采用此导电体连接结构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锂离子电池组内部电芯之间连接通常采用镍带或镀镍钢带等常规的带状连接带连接,针对大倍率放电的要求通常是加厚镍带或钢带等连接带,这样虽然可以满足大电流放电要求,但过厚的连接带给焊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电池组应用在动力领域,尤其是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更多,应用在上述交通领域的电池难免会在使用中受到持续的振动,这对连接带的电阻焊接就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目前本领域内的镀镍钢带或钢带还是难免有脱落,很多电池返修就是因为焊接振动脱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连接带因振动导致焊接易脱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不易脱落的电池连接带。
一种电池连接带,其中,电池连接带呈波浪形,所述波浪形的波峰或波谷处具有平坦的焊接部。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带不易脱落的电池组。
一种电池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及电池连接带,电池连接带将单体电池串联、并联或混联连接;其中,电池连接带为上述提及的具有波浪形状的连接带,电池连接带的焊接部与单体电池焊接连接。
波浪型电池连接带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池在持续振动的环境下焊点的可靠连接。提升电池的抗振性能,同时简化了制作该电池的工艺,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铜带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波浪形电池连接带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复合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单体电池堆叠示意图;
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回形海绵胶示意图;
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单体电池连接分解示意图;
图7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单体电池连接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池连接带易脱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带12,电池连接带12呈波浪形,所述波浪形的波峰121或波谷122处具有平坦的焊接部。图示中以焊接部位于波峰121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容易理解,当然也可位于波谷上,波峰与波谷只是两个相对的位置概念;波峰121和波谷122之间通过中间部123连接。焊接部用于与各个单体电池进行焊接连接。由于其波浪形的特点,其受到冲击或震动时可产生形变以吸收其冲击或震动带来的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焊接不易脱落,简单而有效的保证了电池的供电能力,防止由于脱落而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本例所述的波浪形电池连接带12要求能够导电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一般来说金属均具有此功能,因考虑到各个单体电池的外壳和铆钉所采用的材料,电池连接带12优选采用镀镍钢带或者镍带连接,这样其焊接强度比其他金属更优异。
目前,电池组内部单体电池2之间连接通常采用镍带或镀镍钢带连接,针对大倍率放电的要求通常是加厚镍带或钢带等连接带,这样虽然可以满足大电流放电要求,但过厚的连接带给焊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同时大电流放电时内部连接带的电能损耗也非常大。
本发明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焊接难的问题,为了很好的降低电池连接带12的电能损耗,发明人想到在电池连接带上复合低电阻的金属带11组成复合连接带1,以降低电池连接带电阻。该金属带11要求具有低电阻的特点,如图1所示,金属带11比如可以采用铜带,前述已讲到,所述电池连接带12的波浪形的波峰(或波谷)处具有平坦的焊接部,该焊接部用于与各单体电池进行焊接,则对应的波谷(或波峰)处则与金属带11焊接复合为一体。比如,若波峰为与电池焊接的焊接部,则波谷与电池连接带焊接复合为一体。若波谷为与电池焊接的焊接部,则波峰与电池连接带焊接复合为一体,称一体后的电池连接带为复合连接带1。采用该复合连接带1后,其内阻因其复合的低电阻金属带而降低,很好地防止了电能的损耗。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金属带11上还设有工艺孔111,相邻工艺孔之间有连接部112,该连接部112与镀镍钢带或钢带焊接后复合为一体,成为复合连接带1,如图3所示。设置该工艺孔的目的是为电池连接带12与电池2之间焊接预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