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信号的接收方法、光信号接收装置和光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6684.2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媛媛;苏翼凯;熊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48 | 分类号: | H04B10/148;H04J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接收 方法 装置 传输 系统 | ||
1.一种光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十六正交幅度调制16QAM光信号和本振光;
将所述16QAM光信号和本振光进行相干检测,得到16QAM信号;
对所述16QAM信号进行幅度判决,得到第一16QAM信号、幅度判决信息和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星座点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16QAM信号的功率、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预补偿所述第一16QAM信号的相位,得到第二16QAM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16QAM信号和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星座点类型信息,计算得到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并将得到的所述漂移相位误差和所述非线性相移因子,分别作为预补偿下一个16QAM信号的相位所需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
对所述第二16QAM信号进行相位判决,输出相位判决信息;
将所述幅度判决信息和所述相位判决信息合成并输出原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16QAM信号进行幅度判决,得到第一16QAM信号、幅度判决信息和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星座点类型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16QAM信号的同相数字分量和正交数字分量,计算得到所述16QAM信号的幅度;
如果所述16QAM信号的幅度小于预设的第一判决门限或者大于预设的第二判决门限,则将所述16QAM信号判别为第一类星座点,并输出指示所述16QAM信号为第一类星座点的信号、两位比特表示16QAM信号的幅度判决信息、以及所述第一16QAM信号;
如果所述16QAM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的第一判决门限并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判决门限,则将所述16QAM信号判别为第二类星座点,并输出指示所述16QAM信号为第二类星座点的信号、一位比特表示16QAM信号的幅度判决信息、以及所述第一16QAM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16QAM信号的功率,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预补偿所述第一16QAM信号的相位,得到第二16QAM信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16QAM信号的功率与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非线性相移因子相乘,得到非线性相移预补偿量;
计算所述非线性相移预补偿量与所述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之和,得到相位预补偿量;
用所述相位预补偿量预补偿所述第一16QAM信号的相位,得到所述第二16QAM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16QAM信号和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星座点类型信息,计算得到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并将得到的所述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分别作为预补偿下一个16QAM信号的相位所需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16QAM信号的实时相位;
判决所述第二16QAM信号的相位,得到所述第二16QAM信号的判决相位;
计算所述实时相位和所述判决相位的差值;
当所述16QAM信号属于第二类星座点,并且上一个16QAM信号属于第一类星座点时,则:将所述差值除以所述16QAM信号的功率后作为非线性相移因子增量,并将所述非线性相移因子增量与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非线性相移因子之和,作为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非线性相移因子;将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作为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
当所述16QAM信号属于第一类星座点,或者所述16QAM信号属于第二类星座点并且所述上一个16QAM信号属于第二类星座点时,则:将所述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非线性相移因子作为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非线性相移因子;将所述差值与所述上一个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之和,作为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
将所述16QAM信号对应的漂移相位误差和非线性相移因子作为预补偿下一个16QAM信号所需的漂移相位和非线性相移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6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电视搜索信息系统
- 下一篇:套组伞轮永磁增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