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珍珠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7138.0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李启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尺寸较大的珍珠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核珍珠养殖方法,通常将较小的珠核内植于育珠蚌,如 三角帆蚌的体内,在水中培育育珠蚌,利用育珠蚌生长过程中分泌的 珍珠汁,在珠核上自然生长从而培育出珍珠。由于手术时的育珠蚌个 体较小,一般不适于直接植入外径较大的珠核,也就是说,手术蚌自 身需要培育、成长,直到满足植入珠核的要求时,才可以向其体内植 入与蚌体承受能力相应的珠核,原因在于:若珠核过大,植核手术易 造成蚌的死亡率上升,而珠核过小则会使得珍珠的育龄周期延长,增 大投资成本和养殖风险。
另一方面,从育珠蚌体内获取珍珠的基本方法为:待育珠成熟后, 使用开口器打开全部蚌口,将育成后的珍珠从蚌的体内手工取出。由 于育成后的珍珠尺寸较大,因此,取珠时,蚌口需要全部打开,才能 顺利实现取珠,取珠后的蚌因蚌壳开口太大(左右蚌壳之间的距离要 远大于珍珠直径),育珠蚌的机体遭受了严重损坏,致使蚌几乎没有 存活的可能,只能废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杀蚌取珠。这种取珠方法 的主要缺陷是:养殖的蚌只能一次性使用,珍珠的再生产需要使用新 的蚌体从头培育。弃蚌不但会造成污染,也非常可惜,因为弃蚌均为 成龄蚌,育珠效率较幼蚌高得多。
总之,现有的利用育珠蚌培育大尺寸珍珠的方法效率非常低,不 经济,投资成本和养殖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提 供一种大珍珠的快速培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大珍珠的培育方法,依次 采用以下步骤:
1.1将斧足中育有珍珠的育珠蚌,在育珠蚌的头部沿蚌口稍微打 开,使育珠蚌的外套膜外露;
1.2用刀具顺着一侧蚌壳的边缘内侧沿线,划开外套膜,使外套 膜从所述蚌壳的边缘内侧松脱,并滑向河蚌的背部;
1.3在所述外套膜已经松脱的一侧蚌壳上切割出取珠孔;
1.4通过所述取珠孔,在所述育珠蚌斧足中的育珠位置,切开一 道较珍珠外径略大的手术口,夹出珍珠;
1.5选择较所取出珍珠外径相当或略大的珠核植入所述河蚌的 手术口中;
1.6在所述手术口处涂敷消毒水;
1.7用与所述取珠孔外缘相适应的孔盖塞住取珠孔,将所述育珠 蚌的内体与外环境隔离封闭;
1.8将内植有新珠核后的育珠蚌重新放养,培育出外径更大的珍 珠。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4中,先使用探针,从所述取珠孔中探 测出珍珠的具体育珠位置,再进行切口手术。
在步骤1.2中,所述刀具对所述外套膜划切的痕线长度为蚌口长 度的1/4~1/2;
在所述步骤1.6之后、步骤1.7之前,还通过所述取珠孔,将所 述河蚌的外套膜从背部往蚌口边缘复位,避免所述孔盖阻碍外套膜的 自然复位,以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
采用上述取珠方法,整个取珠过程并不需要将蚌口全部打开,为 取珠后的育珠蚌的再次成活提供了可能;手术过程本身,避开了外套 膜,仅从育珠蚌体外进行手术,能有效避免对与育珠无关的育珠蚌其 他器官的伤害,取珠以后,使用孔盖对术后育珠蚌进行保护,防止外 环境对育珠蚌的感染,这样,取珠手术后育珠蚌的成活率较高。取珠 后,立即将与新的、与原珍珠外径尺寸相当或略大的珠核再次植入该 育珠蚌,一方面,由于成体育珠蚌的承受力较强,其斧足部位本身就 存在大珠核的容置空间,另一方面,成体育珠蚌的珍珠汁分泌量大, 因此可以快速培育出外径尺寸较大的珍珠,由于大珍珠的市场价值较 小珍珠高得多,因此本发明方法实施起来,经济价值特别高,投资风 险更小,对资源的利用也更加充分,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大珍珠的培育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普通的三角帆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在对育珠蚌进行手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珍珠的培育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珍珠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铰链双针装订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