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测电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7220.3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叶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叶氏启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H01M10/48;H01M6/5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彦雄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测电标签,用于显示干电池剩余电量。
背景技术
对于干电池用户来讲,干电池的剩余电量信息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地寻求测示干电池剩余电量技术。
日本专利JP319069/92公开了一种电池余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测示干电池剩余电量的目的,但其需要结构庞大而且复杂的专门检测装置。美国专利申请US4723656也公开了一种测示干电池剩余电量的装置,结构也比较庞大,并且只能在包装盒上进行检测。以上技术虽然可以解决测试剩余电量的问题,但专门的装备体积庞大,相对电池来讲成本较高,仍不能达到实用级。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324641公开了一种干电池测电标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因其成本低,可以贴在干电池上与电池一起出售。然而该测电标识只能显示干电池有电或没有电,无法对定量显示剩余电量,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显示干电池剩余电量的电池测电标签。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具有层状结构,从外层向内层分别为:基材层、电量显示层、电阻层、第一胶粘层;所述基材层为透明薄膜;所述电量显示层为印制在所述基材层的变色油墨;所述电阻层是导电油墨印层或转移金属箔;所述电阻层呈长条形,沿其长度方向,所述电阻层具有锥度;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内侧还具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是具有一挖空部位的绝缘隔热膜,所述挖空部位设置于所述电阻层的正下方,所述隔热层内侧还具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绝缘隔热膜可以是塑胶膜或塑胶镀铝膜。电阻层因具有锥度,因而长度方向上各段的阻值不同,进而各段的发热率也不同;事实上,宽度越小的地方,电阻越大,发热也越多。变色油墨的变色温度可以选择和控制,可以将变色温度控制为,电池电量充足时,电阻层宽度大的一端产生的热量刚好使变色油墨变色,从而实现当电量充足时,电量显示是满的,随着剩余电量的减少,较宽一端的电阻层发热量首先不能使变色油墨变色,并且随着电池电量的进一步减少,不变色的长度越来越长,从而达到显示剩余电量的目的。所述隔热层的工作部分实际上是一个空气层,因空气层阻止了电阻层与电池壳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减少了热损失,从而减少测电标签本身的电量消耗。因隔热层未挖空的地方是一层状,整个测电标签平整、美观,并且易于制造和使用(向电池贴合)。
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测电标签还包括图案印层,所述图案印层设置于所述电量显示层的外侧,或设置于所述电量显示层的内侧,或设置于所述电量显示层的外侧及内侧。所述图案印层设置于电量显示层的外侧及内侧,进一步包括以下二种情况,一是图案印层只有一层,由二种或以上颜色组成,部分颜色设置于电量显示层之外测,另一部分颜色设置于电量显示层之内;二是所述图案印层是二个独立的图案印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电量显示层的外侧及内侧。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及所述第二胶粘层分别具有一挖空部位,所述第一胶粘层及所述第二胶粘层的挖空部位位置及形状与所述隔热层的挖空部位一致。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是印制在所述电阻层内侧的绝缘油墨层。绝缘层可以避免电阻层与其它层或电池金属壳接触,不会发生意外短路,从而过多地消耗电池电量。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贴层是热熔胶层。热熔胶采用热涂,冷却后不需离型纸或膜,即可存储和运输,相对环保。当然,也可以在线涂热熔胶,在线向被包装的电池贴合。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离型纸层或离型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内侧。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层的长条形是直的长条形。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层的长条形是弧状的长条形。弧形美观,在电池长度很短或显示空间不足够时,用弧形可以增加显示长度,从而使电量显示更清晰。
一种电池测电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范围是0.01mm至0.1mm,所述挖空部位充满空气。该范围数值均经过申请人验证,按申请人现有制造条件,隔热层小于0.01mm时,挖空部位不易形成空气层,或导致挖空部位内外层接触;隔热层大于0.1mm时,导致测电标签太厚,使用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叶氏启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叶氏启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食用菌集约化栽培工艺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