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品自动装托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7647.3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凯 |
主分类号: | B65B23/02 | 分类号: | B65B23/02;B65B2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明曙 |
地址: | 518052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品 自动 装托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托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蛋品自动装托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蛋品自动装托机,国内还没有利用机器来自动装托的技术。
我国虽然蛋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但蛋品的包装几乎全部是人工操作,将从养殖场出来的无序散蛋都用人工装入5排×6排即30枚的蛋托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可显著减少人工的蛋品自动装托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蛋品自动装托机,该装托机由蛋品输送系统和蛋托输送系统构成,蛋品输送系统的蛋品输送架1上具有整序传动装置和落蛋运送装置,整序传动装置上的呈环形的整序链条7环绕两组传动链轮11构成整序传动机构,整序链条7上装有数个整序胶辊3,落蛋运送装置的四组第二传动链轮13呈环形,带直板链条10环绕各第二传动链轮13构成传动机构,数个托蛋链齿5均匀固定在带直板链条10上,传动链轮11与相邻的第二传动链轮13为链连接,整序传动装置和落蛋运送装置之间装有落蛋过渡板4,蛋托输送系统的蛋托输送架2两端分别装有第三传动链轮32,与蛋托支撑板17联成一体的的带弯板链条16环绕第三传动链轮32,蛋托8位于蛋托支撑板17上方,第二传动链轮13与电机30的输出轴相连,第三传动链轮32经转向伞齿轮组14与电机30的输出轴相连,蛋品输送架1与蛋托输送架2互相垂直,推蛋入托装置的推杆19上部弯曲部分末端装有推蛋板6,推蛋板6位于托蛋链齿5的一侧,推蛋板6的下方装有绞链22,在推蛋板6的对面装有导向板18,推杆19与弹簧21相连,推杆19下方与凸轮15上的凸点呈间歇强制顶动接触。
换句话说,整台装托机由一台电机30带动。由转向伞齿轮组14把动力分配到蛋品输送系统的第二传动链轮13和落蛋运送装置的第三传动链轮32上,整台机联动。
本发明装托机的环绕第三传动链轮32的带弯板链条16由两根相同的链条组成,数个平行的蛋托支撑板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带弯板链条16各节内侧的弯板上。
本发明装托机的整序传动机构还具有数组张紧链轮12位于整序链条7环的内侧并与整序链条7相连,保持整序链条7的张紧状态。
本发明装托机在第三传动链轮32和转向伞齿轮组14之间还具有控制落蛋速度和蛋托8推进速度的间歇运动机构31,间歇运动机构31的两齿轮分别与第三传动链轮32和转向伞齿轮组14呈链连接。
具体地说,间隙运动机构31的作用是分配运动时间,由蛋品输送系统的传动链轮11、第二传动链轮13,蛋品输送系统的第三传动链轮32、传动链轮44等分配传动比。
本发明之与转向伞齿轮组14相邻的第二传动链轮13之轴上装有凸轮15。
本发明的蛋品输送架1位于蛋托支撑板17的上方一侧设有推蛋板6,凸轮15上的凸点与推蛋板6的推杆19下方呈间歇强制顶动接触。
本发明的整序链条7由两排带长销链条构成,数根空心轴48均匀分布在两排带长销链条中间并连成一个整体,每根空心轴48上套有一个整序胶辊3。
本发明的整序链条7的下方还具有支托整序胶辊3的摩擦板46。整序胶辊3在前进时由于摩擦板46的作用而自转,从而带动上面的蛋9转动,转动中蛋品9的表面弧度渐渐与整序胶辊3的弧面相吻和,实现整序目的。
此外,带直板链条10、带弯板链条16和整序链条7的链条节距相同或成倍数以实现同步联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蛋品装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实现了蛋品自动装托的机械化,可显著减少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是本发明的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蛋入托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推蛋入托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是托蛋链齿5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导向板1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凸轮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整序链条的机构示意图;
图11是蛋品输送系统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整机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3,14是带弯板链条16与蛋托支撑板17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凯,未经陈文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