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玻璃控制液体调光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7699.0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东球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皓;孙 昀 |
地址: | 51803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玻璃 控制 液体 调光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玻璃调光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控制液位变化实现中空玻璃遮光与透光之间互相转换的调光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为实现遮光,必须要使用窗帘或百叶帘等可以起到遮光效果,但是在一些有天窗的建筑物,往往需要横将窗帘安装在天窗上来起到遮光效果,清洁时,由于天窗的高度太高,清洁成为一大难题,操作也不方便;另一方面,在汽车行业,汽车玻璃要求较高的透视性,对贴膜的透光性能要求很高,停车后由于太阳的长时间照射,车内温度升高,导致启动汽车后需要利用空调降低车内温度,会消耗大量燃油,既不环保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玻璃控制液体调光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调光装置调光灵活,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玻璃控制液体调光的装置,包括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内设有遮光层,所述中空玻璃通过输液泵连接有储存器,所述遮光层内设有遮光液体,所述输液泵通过输液导管连接遮光层内的遮光液体。
本发明的中空玻璃的遮光层上设有压力平衡接口、遮光液溢流口及遮光液注入口/回收口,所述压力平衡接口连接储存器的一端,所述遮光液注入口/回收口及遮光液溢流口分别通过输液导管连接输液泵。
本发明的压力平衡接口与储存器之间设有压力平衡器,所述压力平衡器设在储存器上,压力平衡器通过压力平衡导管与压力平衡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输液泵连接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输液泵连接感温感光器。
本发明的中空玻璃由两片单层或两片夹层玻璃密封组成。
本发明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密封腔体。
本发明的中空玻璃内设有复数个平衡支点。
本发明的遮光液体为液态水银、有颜色的煤油、有颜色的酒精或墨水。
一种中空玻璃控制液体调光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向输液泵发出遮光指令,输液泵将遮光液由储存器输入中空玻璃内,中空玻璃形成遮光层;
(2)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向输液泵发出透光指令,输液泵将遮光液由中空玻璃吸入储存器内,中空玻璃形成透光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中空玻璃结合遮光液体实现全部遮光或局部遮光,通过微电脑通过感温感光器实时监控温度及光度变化,及时进行遮光或透光处理,使用方便,容易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透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遮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设有多个独立腔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空玻璃带平衡支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中空玻璃控制液体调光的装置包括中空玻璃1,该中空玻璃1由两片单层或两片夹层玻璃组成,四边密封处理,在中空玻璃1中部的中空部分为遮光层14,在遮光层14的上端分别设有压力平衡接口9及遮光液溢流口8,遮光层14的下端设有遮光液注入口/回收口10,压力平衡接口9通过压力平衡导管3连接压力平衡器11,压力平衡器11设在储存器2的一端口上,储存器2连接输液泵5,输液泵5分别通过输液导管4连接遮光液溢流口8、遮光液注入口/回收口10,输液泵5连接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6及感温感光器7,在遮光层14内注入有遮光液体141。
本发明使用时,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6收集来自感温感光器7的数据,根据室内的温度、光度需求设定一个自动控制参数,从而让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6控制输液泵5往密封的中空玻璃1的遮光层14内输送液态的遮光液体141,遮光液体141注满该遮光层14内,光源13无法通过中空玻璃1(如图3所示);相反,当遮光液体141在中空玻璃1的内部受电脑或输液泵控制系统6控制输液泵将遮光液体141回收至储存器2内时,中空玻璃1的遮光层14内部是一个空的腔体,从而形成透光层12,因此中空玻璃1是透明的,光源13可以通过中空玻璃1(如图2所示),当遮光液体141流进或流出中空玻璃1就可以使中空玻璃1在遮光或透明之间相互转换,从而达到调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东球,未经吴东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