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7747.6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383 | 分类号: | H01P1/38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线环行器。
背景技术
由中心导体构成的环行器结的形状决定了环行器的特性。请参阅图 1,其为最早出现的圆盘结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示意图。根据圆盘结环 行器的理论,中心导体的圆盘直径是与波长成正比(即所谓环行条件), 工作频率越低,中心导体的圆盘直径越大。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一般的双Y结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示意图, 该双Y结环行器的中心导体也存在这种频率依赖关系,因为它是直接从 圆盘结型中心导体演变过来的,双Y结环行器是用一个双回路的双Y结 来代替有四分之一波长变换器的单回路的Y结来实现相同性能(包括带 宽)下的小型化的。然而,在RF(射频)或低微波频率下,即使是双Y 结环行器,其尺寸仍显得过大而不能接受,即便采用高场工作也无济于 事。
所以,现有一般在低微波频率以下工作的环行器都是集中参数型, 因为集中参数环行器可以做得很小,可是它又有很大的弱点,比如不仅 带宽不易做宽,而且损耗也较大,某些应用上,例如通讯方面是不能允 许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行器,尺寸较小、且损耗 也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 行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中心导体和铁氧体基片,所述中 心导体的两面均设置有所述铁氧体基片,所述中心导体具有相互间隔设 置的大Y分支线和小Y分支线,至少一Y分支线的端口处延伸有一容 性短传输线;所述大Y分支线的端口延伸的容性短传输线与所述小Y分 支线的端口延伸的容性短传输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小Y分支线的端口延 伸的容性短传输线的宽度。
其中,所述大Y和小Y分支线的所有端口处都设置有一容性短传输 线。
其中,所述大Y分支线及小Y分支线与所述延伸的短传输线的结构 为等效的L/C匹配网络结构,所述分支线等效为电感元件,所述延伸的 短传输线等效为电容元件。
所述环行器的工作频率在300MHz至3GHz之间,所述大Y分支线 及小Y分支线及延伸的短传输线的长度均在八分之一波长至十六分之 一波长之间。
其中,所述中心导体呈三角形状。
其中,所述延伸的容性短传输线的宽度大于Y分支线的宽度。
其中,所述大Y分支线的端口延伸的所述容性短传输线的宽度大于 所述小Y分支线的端口延伸的所述容性短传输线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环行器体积较大且损耗较大的情 况,本发明环行器在双Y结环行器的基础上,在至少一Y分支线的端口 延伸一段容性的短传输线,从而等效成准集中参数L/C型匹配网络代替 现有技术中构成Y型传输线的Y分支线,从而使环行器小型化,在相同 的性能下,其工作频率比现有的环行器的工作频率低,损耗小,其旋磁 材料圆盘半径可缩小到现有环行器的旋磁材料圆盘的一半。
当环行器的大Y分支线、小Y分支线都进行上述同样的代替后,该 环行器兼有集中参数型环行器的尺寸小和分布参数型环行器的损耗小、 结构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圆盘结形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双Y结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环行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环行器的中心导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 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3,其为环行器的结构分解图,具有一腔体8,所述腔体8 中设置有中心导体1,铁氧体基片2、介质套环3、异形镀银贴片4、永 磁片5、镀银铁片6以及补偿片7。所述中心导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 有所述介质套环3,所述介质套环3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中心导体1 的上侧的介质套环3中设有所述铁氧体基片2,且所述中心导体1的上 侧的介质套环3的上方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所述异形镀银铁片4、永磁 片5以及补偿片7。所述中心导体1的下侧的介质套环3中从上往下依 次设置有所述铁氧体基片2、镀银铁片6以及永磁片5。所述盖板9置 于所述腔体8的最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