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环保阻燃增强的尼龙6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8584.3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华林;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9/06;C08L51/06;C08L27/18;C08K13/06;C08K3/32;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阻燃 增强 尼龙 66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卤环保阻燃增强的尼龙66树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6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英文名称:nylon 66,学名:聚己二酰己 二胺(简称聚酰胺66),别名:PA-66、锦纶-66、尼龙-66等。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包括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耐油性、耐热性、耐磨损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药 品性、耐候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易于加工,其比较突出的缺点是:吸水率 较大,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尺寸稳定性较差,力学性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将玻璃纤 维加入到聚酰胺基体中,用共混挤出的办法制得的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简称 GFPA),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由于聚酰胺66的氧指数为24-26%,仍然属 于可燃材料,且有焰溶滴产生,会导致火焰传播,因此,GFPA的阻燃改性一直是人 们关注的热点,有必要进一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阻燃级GFPA。但是,现有GFPA 采用的常用阻燃剂是许多国家已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的卤系阻燃剂,存在环保和使用 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以聚酰胺66 为基体、以无碱长玻璃纤维为增强剂、采用相容化技术和共混技术制备的无卤环保阻 燃增强的尼龙66树脂,包括一种提高韧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和一种增强热稳定性、 阻燃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上述无卤环保 阻燃增强的尼龙66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无卤环保阻燃增强的尼龙66树脂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 决:
这种提高韧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包括基体-聚酰胺66和增强剂-玻璃纤维。
这种提高韧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的特点是:
所述聚酰胺66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0~63.0%。其切片相对粘度为2.4~3.8pa.s, 端胺基含量为3.0~9.0meq/kg,端羧基含量为3.0~8.5meq/kg;
所述玻璃纤维是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长度为0.2~0.8mm的无碱长玻璃纤维, 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0~35.0%;
包括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10.0%;
还包括抗滴落剂-乙烯基氟类树脂,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5~3.0%。
这种提高韧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还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 0.4~1.0%;
润滑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0.2~2.0%;
热稳定剂-铜盐与卤素化合物的混合物 0.2~1.0%;
膨胀型阻燃剂-次磷酸铝与三聚氰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至多为16.0%。
所述三聚氰胺磷酸盐又称磷酸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磷酸盐,英文简称MP。
所述次磷酸铝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6.0~16.0%。
所述三聚氰胺磷酸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0~12.0%。
所述次磷酸铝与三聚氰胺磷酸盐的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0~11.0%。
优选的是,阻燃剂是次磷酸铝与三聚氰胺磷酸盐复配的混合物,单独使用次磷酸 铝或三聚氰胺磷酸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对产品综合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大。
这种增强热稳定性、阻燃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包括基体聚酰胺66和增强剂玻 璃纤维。
这种增强热稳定性、阻燃性的改性尼龙66树脂的特点是:
所述聚酰胺66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0~63.0%。其切片相对粘度为2.4~3.8pa.s, 端胺基含量为3.0~9.0meq/kg,端羧基含量为3.0~8.5meq/kg;
所述玻璃纤维是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长度为0.2~0.8mm的无碱长玻璃纤维, 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0~35.0%;
还包括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10.0%;
还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 0.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力兴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品事故现场有毒气体监测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