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法及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8680.8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个人 电子 数据 资源 安全 保存 分享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个人网络电子数据资源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个人 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并且交流形式也日 趋多样化,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 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个人数据资源相比前几年已发生爆炸性增长, 具体包括:
1)、个人数码照片、自己录制的音视频资源呈爆炸性增长;
2)、个人收藏的各类资源,如电子书,网络文章,旅游资讯,学习资料, 生活百科等;
3)、与工作、学习相关的重要资料,如合同,论文,会议纪要,工作日志, 程序源代码等;
4)、其他重要文件资料。
上述各种资讯、图片、文件、图书、音视频资料等等统称为数据资源, 因此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式极具发展前景。
传统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保存方法主要有:
1)、照片:晒照片;
2)、刻光碟:刻成CD、DVD、蓝光DVD等;
3)、硬盘:容量大,速度快;
4)、U盘、SSD固态硬盘;
5)、网络硬盘,最近刚开始普及,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上的几种保存方法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其中照片是容易发黄、丢失、 不能无损复制;光碟的保存年限远远没有碟片制造商宣称的那样长,一般家用 保存状况下,有效保存时间也就几年而已,时间长了易发霉和变形,不能读取; 硬盘基于旋转的机械碟片及其上所附的磁性材料,遇强电磁场或剧烈震动、不 小心跌落等就不可逆转;U盘和SSD固态硬盘的容量小、价格高,读写次数有 一定限制,仍有丢失的危险;网络硬盘在目前容量小,速度慢,受网络速度限 制,安全性极差,很容易被网络黑客攻破。
而现有的资源分享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片:邮寄或分发给亲友;
2)、刻好的光碟:邮寄或分发给亲友;
3)、硬盘:分享不便;
4)、U盘、SSD固态硬盘:分享不便;
5)、网络硬盘:分享便利。
以上的几种资源分享方法有以下一些不足之处:其中照片和光碟需要邮寄 或分发给朋友的方式劳神费力;硬盘、U盘和SSD固态硬盘一般自用,分享不 便;网络硬盘则需要分享者会用电脑上网才可分享。
基于上述传统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及分享方法的不足之处,本发 明人设计了本发明一种“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个人电 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系统,包括互联网,及架设于互 联网上的资源数据服务器、MID登录鉴权管理服务器和PC登录服务器、防火 墙等组成的存储系统平台;还包括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个人电脑(PC) 等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与系统平台相连接。资源数据服务 器和MID登录鉴权管理服务器及PC登录服务器等通过互联网及防火墙相互连 接。MID登录鉴权管理服务器及PC登录服务器内置了由生产商所提供的鉴权 所需要的“指纹”数据库及密码解算程序。移动互联网设备和个人电脑(PC) 通过鉴权后访问资源数据服务器;系统平台也可以推送资源给移动互联网设备 (MID)和个人电脑(PC)。
所述的移动互联网设备通过MID登录鉴权管理服务器鉴权及访问资源数据 服务器,其具体步骤如下:移动互联网设备连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向MID登 录鉴权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输入登录密码,MID登录鉴权管理服务器进行鉴 权,即解算和比对移动互联网设备“指纹”和密码,通过鉴权后透过防火墙即 可访问资源数据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菌带监控的净水机
- 下一篇:一种曝气式富氧气泡水处理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