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工艺品表面装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9216.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舜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市基信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00 | 分类号: | B44C1/00;B44C1/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姚维煊 |
地址: | 521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工艺品 表面 装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工艺装饰领域,特指一种陶瓷工艺品表面装饰方法。
技术背景:
大多数陶瓷产品都需要在其外表面进行图案装饰,传统的陶瓷表面的艺术装饰有以下三种:1、贴花纸,将烧制好的白胎瓷贴上所需的花纸,然后经烤花即成产品,这种工艺是目前是陶瓷行业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陶瓷产品表面装饰手法,它工艺技术比较简单成本低,适应于大规模生产,但产品印刷味道浓,工艺技术含量低,不适合收藏;2、釉上彩绘(俗称潮彩),将烧制好的白坯瓷印上所设计的图稿,然后彩绘上各种陶瓷颜色,经烧烤后各种颜色固定于釉之上。这种装饰手法,手绘味道浓,工艺性强,但比较平面,立体感差,且产品经不起时间考验,一般十几年,几十年就会出现色料的氧化,产品黯然失色;3、釉下彩,将土坯素烧,让它有一定的吸水性,然后印上设计好的图稿,再彩绘上矿物颜色,上釉入窑,经中温烧制,即成为釉下彩产品,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工艺性强,手绘味道浓,但是手绘图案对技师的要求极高,产品成本较高。
本发明受到景泰蓝工艺的启发,景泰蓝工艺特点是:用薄而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镶嵌在铜制的坯胎上,再填上各种珐琅料,经烧制,磨光等工序而成。故景泰蓝工艺有着颜色艳丽,立体感强,各种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陶瓷工艺品表面装饰方法。用泥料堆置于陶瓷艺术品表面的图案外轮廓出,再通过上彩、釉烧等工序,最终达到了景泰蓝式的具有立体感、颜色丰富艳丽等特点。
本发明包括下列的主要步骤:按照艺术构思,用传统的成型方法生产陶瓷坯体;将工艺师设计完毕的各式装饰图稿印制或手绘于陶瓷坯体表面,然后用堆线工具灌入泥料,用手工将泥料沿着陶瓷坯体表面图稿纹理堆制出图稿的外轮廓,形成立体图案,再将陶瓷坯体用800℃素烧,使堆上的泥料线条跟坯体溶为一体;将各色颜料,按设计要求彩绘于上述的素烧坯上,再用700℃烧制3~4h,烧除彩绘颜料中的杂质;将彩绘好的产品施釉后入窑,1210~1230℃下经10h烧制即成。
所述的陶瓷坯体成型可以为注浆成型、辊压成型或其他方法成型。
所述的堆线工具由塑料瓶和注射针头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用泥料装在用注射针头及塑料瓶制成的工具中,然后用手工将泥料挤出,沿着土坯(或素烧坯)上面手绘或印制图稿堆制立体的线条,该方法独特实用,特别适于复杂图案轮廓的处理。
2、将传统的彩绘与景泰蓝的特点结合,不仅图案丰富多彩,且具有立体的效果,产品新颖独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坯体及图案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勾勒装饰图案外轮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按生产需要,用传统方法制作好陶瓷坯体(1)(陶瓷坯体可素烧或不素烧)然后将设计好的图稿(2)手绘(或印制)于陶瓷坯体(1)的表面;用泥料装填在用注射针头(31)及塑料瓶(3)制成的堆线工具中,用手工将塑料瓶(3)中的泥料挤出,泥料随注射针头(31)沿着陶瓷坯体(1)表面的图稿(2)堆制出立体线条,这种立体线条构成设计图稿中的轮廓(21),再经3~4h素烧750-800℃,使堆制在陶瓷坯体(1)表面的泥料立体线条跟陶瓷坯体(1)牢固结合。
按照设计要求,将以上素烧好的陶瓷坯体(1)用中温(或低温)的矿物颜料进行彩绘,然后再经3~4h,700℃下将其素烧,烧去矿物颜色的杂质,以便利于上釉。
将彩绘好的坯体施釉入窑,经10~11h,1230℃烧制即成。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市基信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潮州市基信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藻菌的复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聚氰胺理化板及其制造工艺